延吉龍山恐龍化石亮相2018北京大學化石文化周
延吉新聞網5月3日北京訊(特派記者 魏玉華)春日的北京大學校園綠樹成蔭,鮮花怒放,此時恰逢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作為校慶系列活動篇章的“2018北京大學化石文化周”活動5月3日在北京大學英杰交流中心陽光廳開幕。

開幕式現場

北京大學副校長龔旗煌致辭
本屆化石文化周活動由北京大學、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中國古生物學會主辦。活動以古生物化石為切入,舉辦集科學主題展示、科普宣傳講座、科學文化推廣的特色活動,宣傳我國為古生物化石保護與研究做出的巨大貢獻,將中國古生物學科學研究、科學普及、人才培養、化石保護和管理結合起來,促進化石文化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倡議,助推國家公園建設和世界地質公園申報。
本次活動邀請來自全國科研、科普、化石保護的專家以及地方領導參加。開幕式上, 北京大學副校長龔旗煌、國家自然資源部環境司副司長胡杰、中國地質博物館副館長王玲等專家致辭。來自于吉林延吉、黑龍江青岡、貴州黔西南、重慶云陽、山東諸城五個重要化石產地的主要領導就化石保護及特色文化分別進行宣講。

趙義弘做主題宣講
延吉市政府是此次活動的協辦單位之一。副市長趙義弘在開幕式上以“延吉龍山恐龍化石助力‘一帶一路”文化發展”為題,結合延吉市的區位優勢,對延吉龍山恐龍化石群的發掘過程、科學意義、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了長達10多分鐘的宣講。延吉市位于吉林省東部,是東北亞經濟圈 “金三角” 的腹地,是我國參與圖們江國際合作開發核心地區支點城市,是中國最大的朝鮮族聚居中心。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延吉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具有巨大潛力和良好條件。延吉龍山恐龍化石群的發掘,為國家“一帶一路”化石文化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延吉龍山恐龍化石群因其特殊性,使延吉市的對外交往又多了一張名片。延邊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是“一帶一路”北線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帶一路”北線主要經過韓國—日本海—扎魯比諾港—琿春—吉林—長春—白城—蒙古—俄羅斯—歐盟,串起了“一帶一路”東北亞古生物化石走廊,這一特殊的區位優勢,使延吉龍山恐龍化石具有了鮮活的生命力,無論在對外文化交往、旅游經濟發展,還是對外的互聯互通,都將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古生物專家袁訓來演講
在開幕式上,徐星、袁訓來等古生物學專家還分別以《恐龍、恐龍文化與古生物學學科建設》《一個早期生命化石群發現的故事》為題,進行了主題演講。
宣講結束后,趙義弘還接受了新華網等媒體的專訪。
5月7日是北京大學化石文化周延吉主題日活動,龍山恐龍化石將在展區內集中亮相。

開幕式現場

北京大學副校長龔旗煌致辭
本屆化石文化周活動由北京大學、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中國古生物學會主辦。活動以古生物化石為切入,舉辦集科學主題展示、科普宣傳講座、科學文化推廣的特色活動,宣傳我國為古生物化石保護與研究做出的巨大貢獻,將中國古生物學科學研究、科學普及、人才培養、化石保護和管理結合起來,促進化石文化發展,助力“一帶一路”倡議,助推國家公園建設和世界地質公園申報。
本次活動邀請來自全國科研、科普、化石保護的專家以及地方領導參加。開幕式上, 北京大學副校長龔旗煌、國家自然資源部環境司副司長胡杰、中國地質博物館副館長王玲等專家致辭。來自于吉林延吉、黑龍江青岡、貴州黔西南、重慶云陽、山東諸城五個重要化石產地的主要領導就化石保護及特色文化分別進行宣講。

趙義弘做主題宣講
延吉市政府是此次活動的協辦單位之一。副市長趙義弘在開幕式上以“延吉龍山恐龍化石助力‘一帶一路”文化發展”為題,結合延吉市的區位優勢,對延吉龍山恐龍化石群的發掘過程、科學意義、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了長達10多分鐘的宣講。延吉市位于吉林省東部,是東北亞經濟圈 “金三角” 的腹地,是我國參與圖們江國際合作開發核心地區支點城市,是中國最大的朝鮮族聚居中心。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延吉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具有巨大潛力和良好條件。延吉龍山恐龍化石群的發掘,為國家“一帶一路”化石文化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延吉龍山恐龍化石群因其特殊性,使延吉市的對外交往又多了一張名片。延邊地處中俄朝三國交界,是“一帶一路”北線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帶一路”北線主要經過韓國—日本海—扎魯比諾港—琿春—吉林—長春—白城—蒙古—俄羅斯—歐盟,串起了“一帶一路”東北亞古生物化石走廊,這一特殊的區位優勢,使延吉龍山恐龍化石具有了鮮活的生命力,無論在對外文化交往、旅游經濟發展,還是對外的互聯互通,都將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古生物專家袁訓來演講
在開幕式上,徐星、袁訓來等古生物學專家還分別以《恐龍、恐龍文化與古生物學學科建設》《一個早期生命化石群發現的故事》為題,進行了主題演講。
宣講結束后,趙義弘還接受了新華網等媒體的專訪。
5月7日是北京大學化石文化周延吉主題日活動,龍山恐龍化石將在展區內集中亮相。
【責編 李軍廣 韓丹】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