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印記】延吉監獄—末代皇后病逝于此
2017-10-16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延吉監獄原址就是延吉市河南街延邊工人文化宮(原延邊藝術劇場),現在延吉監獄越獄斗爭遺址。這里原先是一座惡名遠洋的日偽“模范監獄”,曾爆發過驚天動地的越獄斗爭。末代皇后婉容也因病逝于延吉監獄中。

延吉監獄全景(河南藝術劇場)

延吉監獄抗日斗爭紀念碑(河南藝術劇場南側)
延吉監獄修建于民國十三年,既1924年,占地面積100米見方,圍以青磚高墻,上邊安裝電網,大門在南墻正中。大門西側是門衛室,東側有看守宿舍數間,面對大門偏西的平房是辦公室,辦公室東頭開有二道門的一堵墻,把大院隔成前小后大的兩個院子。后院在“十”字形牢房交叉點當中矗立著直徑約4至5米的八角圓柱形通體玻璃的瞭望臺。瞭望臺四面的牢房各有名稱。向東的叫“亭”字號;向西的叫“貞”字號;向南的叫“元”字號;向北的叫“利”字號。木工房與“貞”字號牢房盡頭相連,呈“丁”字形。整個牢房只有一個出入口,在“元”字號牢房北頭過道西邊。靠東圍墻正中有一個南北向倉庫。女牢房在大院東南角,圍以內墻,內有8間牢房。延吉監獄當年被稱為吉林第四監獄。“九• 一八”事變后,監獄被日軍接管,是延邊地區規模最大的監獄,最多時曾關押了1000多“犯人”。

據史料記載,1930年前后,日本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鎮壓人民的革命斗爭步步升級。日本警察把逮捕的反日志士解送朝鮮漢城西大門刑務所,巡警則把他們押入延吉監獄和吉林監獄。
1931年初,獄中秘密成立了中共延吉監獄委員會。監獄組織一建立,就積極準備越獄斗爭,但以失敗告終。1932年夏天,獄中黨組織再次決定越獄,但在關鍵時刻,發信號的樸春植叛變了,沒有按規定發信號。黨組織為避免同志傷亡,決定停止越獄。1935年暮春時節,黨組織決定再一次越獄,這次越獄取得成功。延吉監獄越獄斗爭的成功,在東北產生了巨大影響,并作為抗戰時期東北唯一成功的一次越獄斗爭載入史冊。
監獄風云不斷。

婉容
1946年6月20日,末代皇后婉容終因病死于獄中。一代佳人香魂一縷隨風飄散,最后化作一抔黃土,結束了她曾令人羨、令人怨、令人憐、令人嘆的一生。
郭布羅•婉容,達斡爾族,正白旗,1905年出生于內務府大臣榮源府內。1922年,17歲的婉容端莊秀美,被選入宮,成為清朝歷史上最后一位皇后。
1924年底,溥儀被趕出了紫禁城,皇帝的尊號也成為了中國的歷史。他帶著婉容、文繡住進了天津張園。隨著時間的推移,溥儀性格上的弱點,生理上的缺陷最終導致了文繡提出離婚。等到溥儀逃至長春,成為了滿洲執政府的傀儡后,他更是對婉容置若罔聞,不聞不問。當時婉容的行動也受到了日本人的嚴密監視和限制,這一切使婉容的身體和精神處于崩潰的邊緣。于是婉容越來越放縱自己,她狂躁易怒,嗜毒成癮,總之,婉容竭盡所能地做出所有可以激怒溥儀的事情。終于,她開始了長達10年的冷宮生活。

延邊藝術劇場 付楊 攝

延吉監獄遺址挖出的腳鐐(圖片來自國際在線)

藝術劇場旁兩尊優雅的朝鮮族舞女塑像 付楊 攝
到了1946年,隨著日本人的投降,溥儀這個皇帝也倉皇出逃。1946年5月,末代皇后婉容從長春轉移到吉林市時,曾被臨時留置在吉林市公安局看守所。當時,婉容已身患重病,很多時候神志不清,全靠隨員服侍。為了維持她的生命,每天都要供給她適量的鴉片。不久,國民黨軍隊占領長春,并向吉林市逼近。在這種形勢下,5月28日夜,婉容又被抬著送上火車,轉移到延吉,被安置在延吉監獄。
在轉移到延吉監獄后,婉容時常犯“大煙癮”,身邊又沒有“大煙”,于是就大哭大喊,甚至用手撕被褥和衣服來發泄。這樣的日子過了10天,末代皇后婉容終因病逝于獄中。
據考證,婉容死后,被草草入殮,葬在現在的延吉光華橋以南,隨婉容一起安葬的還有她那桿漂亮的“煙槍”。

延吉監獄全景(河南藝術劇場)

延吉監獄抗日斗爭紀念碑(河南藝術劇場南側)
延吉監獄修建于民國十三年,既1924年,占地面積100米見方,圍以青磚高墻,上邊安裝電網,大門在南墻正中。大門西側是門衛室,東側有看守宿舍數間,面對大門偏西的平房是辦公室,辦公室東頭開有二道門的一堵墻,把大院隔成前小后大的兩個院子。后院在“十”字形牢房交叉點當中矗立著直徑約4至5米的八角圓柱形通體玻璃的瞭望臺。瞭望臺四面的牢房各有名稱。向東的叫“亭”字號;向西的叫“貞”字號;向南的叫“元”字號;向北的叫“利”字號。木工房與“貞”字號牢房盡頭相連,呈“丁”字形。整個牢房只有一個出入口,在“元”字號牢房北頭過道西邊。靠東圍墻正中有一個南北向倉庫。女牢房在大院東南角,圍以內墻,內有8間牢房。延吉監獄當年被稱為吉林第四監獄。“九• 一八”事變后,監獄被日軍接管,是延邊地區規模最大的監獄,最多時曾關押了1000多“犯人”。


據史料記載,1930年前后,日本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鎮壓人民的革命斗爭步步升級。日本警察把逮捕的反日志士解送朝鮮漢城西大門刑務所,巡警則把他們押入延吉監獄和吉林監獄。
1931年初,獄中秘密成立了中共延吉監獄委員會。監獄組織一建立,就積極準備越獄斗爭,但以失敗告終。1932年夏天,獄中黨組織再次決定越獄,但在關鍵時刻,發信號的樸春植叛變了,沒有按規定發信號。黨組織為避免同志傷亡,決定停止越獄。1935年暮春時節,黨組織決定再一次越獄,這次越獄取得成功。延吉監獄越獄斗爭的成功,在東北產生了巨大影響,并作為抗戰時期東北唯一成功的一次越獄斗爭載入史冊。
監獄風云不斷。

婉容
1946年6月20日,末代皇后婉容終因病死于獄中。一代佳人香魂一縷隨風飄散,最后化作一抔黃土,結束了她曾令人羨、令人怨、令人憐、令人嘆的一生。
郭布羅•婉容,達斡爾族,正白旗,1905年出生于內務府大臣榮源府內。1922年,17歲的婉容端莊秀美,被選入宮,成為清朝歷史上最后一位皇后。
1924年底,溥儀被趕出了紫禁城,皇帝的尊號也成為了中國的歷史。他帶著婉容、文繡住進了天津張園。隨著時間的推移,溥儀性格上的弱點,生理上的缺陷最終導致了文繡提出離婚。等到溥儀逃至長春,成為了滿洲執政府的傀儡后,他更是對婉容置若罔聞,不聞不問。當時婉容的行動也受到了日本人的嚴密監視和限制,這一切使婉容的身體和精神處于崩潰的邊緣。于是婉容越來越放縱自己,她狂躁易怒,嗜毒成癮,總之,婉容竭盡所能地做出所有可以激怒溥儀的事情。終于,她開始了長達10年的冷宮生活。

延邊藝術劇場 付楊 攝

延吉監獄遺址挖出的腳鐐(圖片來自國際在線)

藝術劇場旁兩尊優雅的朝鮮族舞女塑像 付楊 攝
到了1946年,隨著日本人的投降,溥儀這個皇帝也倉皇出逃。1946年5月,末代皇后婉容從長春轉移到吉林市時,曾被臨時留置在吉林市公安局看守所。當時,婉容已身患重病,很多時候神志不清,全靠隨員服侍。為了維持她的生命,每天都要供給她適量的鴉片。不久,國民黨軍隊占領長春,并向吉林市逼近。在這種形勢下,5月28日夜,婉容又被抬著送上火車,轉移到延吉,被安置在延吉監獄。
在轉移到延吉監獄后,婉容時常犯“大煙癮”,身邊又沒有“大煙”,于是就大哭大喊,甚至用手撕被褥和衣服來發泄。這樣的日子過了10天,末代皇后婉容終因病逝于獄中。
據考證,婉容死后,被草草入殮,葬在現在的延吉光華橋以南,隨婉容一起安葬的還有她那桿漂亮的“煙槍”。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