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文化館免費開放服務圓了百姓“文藝夢”
4月1日,在延吉市文化館二樓排練廳內,近20位老年舞蹈愛好者在專業編導老師車紅蓮的指導下,正認真地排練著舞蹈《華麗的長白山》,盡情享受著該館提供的無障礙、零門檻、高質量的免費“文化大餐”。
這只是延吉市文化館免費公共文化服務的一個縮影。不花一分錢,就能免費使用排練場地、服裝道具、演出設備,享受專業老師的教學指導。文化館的免費開放服務,真正意義上激發了百姓的學習熱情,圓了他們的“文藝夢”,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文化就在身邊”。
“專業的創作輔導服務讓我們藝術團煥發了生機和活力。”提起延吉市文化館的免費開放服務,延吉市故鄉藝術團團長崔寶玉感觸頗深。她告訴記者,故鄉藝術團是一支由30余位老年人組成的民間業余文藝團體,組建至今已經15個年頭。前幾年,因為沒有經費,無法創編、排練新節目,大家只能反復表演幾個舞蹈節目,時間久了便失去了興趣。2011年,延吉市文化館正式免費對外開放的消息讓崔寶玉看到了希望,她第一時間與文化館負責人取得聯系。經協調,文化館選派創編室主任車紅蓮負責對故鄉藝術團進行免費創作輔導服務。截至目前,該藝術團已在這里接受了4年多的免費輔導,新排《長鼓舞》、《拍板舞》等原創節目10余個,團隊的表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現已成為延吉市各種演出活動的主力軍。
除了接受社會文藝團體、企事業單位的集體“點單”外,延吉市文化館每年還免費開辦民族舞蹈、少兒舞蹈、大眾舞、薩克斯演奏、聲樂等豐富多彩的公益培訓班,以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67歲的李學一就是文化館免費開放服務的受益者之一。他對記者說,自己從小就愛好文藝,但當時沒有條件找老師學習。參加工作后,天天忙忙碌碌,也沒找到合適的時間和機會。從2014年開始,他跟隨一些志趣相投的老年朋友在這里學習民族舞蹈。“剛來文化館時,因為沒有舞蹈基礎,很擔心學不好。沒想到,文化館的老師非常有耐心,手把手地指導。現在,我對學習舞蹈的興趣更濃了。”李學一表示,享受這樣高質量的免費公共文化服務,接受這么專業的藝術輔導,讓他感到非常幸運,也圓了他多年的“藝術夢”。
免費使用排練場地、設施設備等也是延吉市文化館常設對外開放服務項目。每天上午,文化館二樓的會展大廳排練場地內就會響起歡快的樂曲聲,來自延吉市同心健美隊的幾十位中老年朋友會準時在這里進行排練。“以前我們沒有室內排練場地,就在河邊小廣場排練,但一到冬天就只能中止排練。現在我們在文化館排練,這里不僅寬敞舒適,而且還有專業老師進行指導。”同心健美隊負責人戴艷華表示,文化館免費提供的排練場地讓隊員們有了歸屬感,排練的熱情更高了。
近年來,為讓廣大城鄉百姓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延吉市文化館充分利用館內資源優勢,大力實施公共文化服務免費向社會開放的“文化惠民工程”,通過免費開放排練、演出場館,使用設備、設施,提供各種藝術創作、輔導、培訓等公共文化服務,極大地滿足了百姓的文化藝術需求,推動了群眾性文體活動的健康發展。自2011年正式免費對外開放以來,延吉市文化館共舉辦各類公益藝術培訓輔導班近百期,為各街道、鄉鎮的基層文藝團體創編、輔導文藝節目500余個,培訓學員5萬余人次。
這只是延吉市文化館免費公共文化服務的一個縮影。不花一分錢,就能免費使用排練場地、服裝道具、演出設備,享受專業老師的教學指導。文化館的免費開放服務,真正意義上激發了百姓的學習熱情,圓了他們的“文藝夢”,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文化就在身邊”。
“專業的創作輔導服務讓我們藝術團煥發了生機和活力。”提起延吉市文化館的免費開放服務,延吉市故鄉藝術團團長崔寶玉感觸頗深。她告訴記者,故鄉藝術團是一支由30余位老年人組成的民間業余文藝團體,組建至今已經15個年頭。前幾年,因為沒有經費,無法創編、排練新節目,大家只能反復表演幾個舞蹈節目,時間久了便失去了興趣。2011年,延吉市文化館正式免費對外開放的消息讓崔寶玉看到了希望,她第一時間與文化館負責人取得聯系。經協調,文化館選派創編室主任車紅蓮負責對故鄉藝術團進行免費創作輔導服務。截至目前,該藝術團已在這里接受了4年多的免費輔導,新排《長鼓舞》、《拍板舞》等原創節目10余個,團隊的表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現已成為延吉市各種演出活動的主力軍。
除了接受社會文藝團體、企事業單位的集體“點單”外,延吉市文化館每年還免費開辦民族舞蹈、少兒舞蹈、大眾舞、薩克斯演奏、聲樂等豐富多彩的公益培訓班,以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67歲的李學一就是文化館免費開放服務的受益者之一。他對記者說,自己從小就愛好文藝,但當時沒有條件找老師學習。參加工作后,天天忙忙碌碌,也沒找到合適的時間和機會。從2014年開始,他跟隨一些志趣相投的老年朋友在這里學習民族舞蹈。“剛來文化館時,因為沒有舞蹈基礎,很擔心學不好。沒想到,文化館的老師非常有耐心,手把手地指導。現在,我對學習舞蹈的興趣更濃了。”李學一表示,享受這樣高質量的免費公共文化服務,接受這么專業的藝術輔導,讓他感到非常幸運,也圓了他多年的“藝術夢”。
免費使用排練場地、設施設備等也是延吉市文化館常設對外開放服務項目。每天上午,文化館二樓的會展大廳排練場地內就會響起歡快的樂曲聲,來自延吉市同心健美隊的幾十位中老年朋友會準時在這里進行排練。“以前我們沒有室內排練場地,就在河邊小廣場排練,但一到冬天就只能中止排練。現在我們在文化館排練,這里不僅寬敞舒適,而且還有專業老師進行指導。”同心健美隊負責人戴艷華表示,文化館免費提供的排練場地讓隊員們有了歸屬感,排練的熱情更高了。
近年來,為讓廣大城鄉百姓享有健康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延吉市文化館充分利用館內資源優勢,大力實施公共文化服務免費向社會開放的“文化惠民工程”,通過免費開放排練、演出場館,使用設備、設施,提供各種藝術創作、輔導、培訓等公共文化服務,極大地滿足了百姓的文化藝術需求,推動了群眾性文體活動的健康發展。自2011年正式免費對外開放以來,延吉市文化館共舉辦各類公益藝術培訓輔導班近百期,為各街道、鄉鎮的基層文藝團體創編、輔導文藝節目500余個,培訓學員5萬余人次。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