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習俗】桃花始華黃鸝鳴 驚蟄一至萬物長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3個節氣,在每年的公歷3月5至6日之間,2016年的3月5日為驚蟄。這時天氣開始轉暖,漸有春雷,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就是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有記載,“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開始回升,雨水增多,但此時東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其中,驚蟄雷鳴最引人注意。驚蟄節氣正處于乍寒乍暖之際,之所以有雷聲,是因為大地濕度漸高而促使地面熱氣上升、北上的濕熱空氣勢力較強與活動頻繁所致。由于我國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鳴的時間遲早不一。而關于春雷,諺語中也多有描述,如“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開”,也有諺語說“春雷驚百蟲”,此時溫暖的氣候條件有利于多種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田間雜草也相繼萌發,應及時搞好病蟲害防治和中耕除草。
“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驚蟄在農忙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到了驚蟄,中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正所謂季節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此時華北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沿江江南小麥已經拔節,油菜開始見花,華南地區早稻播種也開始抓緊進行,茶樹也漸漸開始萌動,桃、梨、蘋果等果樹開始施花前肥。

而關于驚蟄,民間還有祭白虎、吃梨、蒙鼓皮、打小人等習俗。中國民間傳說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噬人,大家為了自保,便在驚蟄那天祭白虎。
驚蟄會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是“打小人”的前身。
關于養生,驚蟄過后萬物復蘇,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從飲食方面來看,驚蟄時節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可多食鴨血、菠菜、蘆薈、水蘿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藥、蓮子、銀耳等食物。

“到了驚蟄節,鋤頭不停歇。”驚蟄在農忙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到了驚蟄,中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正所謂季節不等人,一刻值千金。此時華北冬小麥開始返青生長,沿江江南小麥已經拔節,油菜開始見花,華南地區早稻播種也開始抓緊進行,茶樹也漸漸開始萌動,桃、梨、蘋果等果樹開始施花前肥。

驚蟄會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霉運的習慣,亦是“打小人”的前身。
關于養生,驚蟄過后萬物復蘇,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驚蟄時節人體的肝陽之氣漸升,陰血相對不足,養生應順乎陽氣的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氣血也如春日一樣舒展暢達,生機盎然。從飲食方面來看,驚蟄時節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少食動物脂肪類食物。可多食鴨血、菠菜、蘆薈、水蘿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藥、蓮子、銀耳等食物。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