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崗雙責】黨員干部高惠麗“八小時”外的擔當
【編者按】今年8月,延吉市在全市范圍內實行在職黨員干部進社區認領志愿服務崗位,聯系社區群眾,履行“雙崗雙責”工作制度,讓黨員干部利用“八小時”外的時間與精力,更好地傾聽群眾呼聲、滿足群眾需求、支持社區建設,形成推進“幸福社區”建設強大合力。
即日起,本網開設專欄,記錄此項工作制度實施以來,延吉市涌現出的腳踏實地、盡心盡職,熱心參與社區建設,熱情為民服務的好干部、好黨員的事跡,讓“雙崗雙責”的奉獻、服務之風吹遍延吉各個角落。
自今年8月延吉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雙崗雙責”工作以來,延吉市涌現出許多在職黨員干部幫扶居民解決困難,辦實事、做好事的優秀事跡,他們用真情付出搭建起黨員干部與社區群眾之間信任的橋梁,延吉市房產局行政辦公室副主任高惠麗就是其中一個。

高惠麗認真記錄工作事項 荊晶 攝

高惠麗認真聽取會議內容 荊晶 攝

高惠麗慰問包保戶 供圖
11月12日,在延吉市建工街道延春社區的會議室里,高惠麗正在和工作人員一起討論著社區明年的工作計劃。她悉心聽取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重點問題,認真做著記錄。高惠麗說:“記清楚,屢思路,才能更好地貼近群眾,解決他們的問題,這是我的責任。”
“雙崗雙責”活動開展后,高惠麗來到社區,虛心學習,了解情況,為開展工作打下基礎。她深入群眾,對社區無物業小區進行業主調查民意評選,為電力小區拆除廢舊自行車棚改建健身場地征求意見,張貼公共場所安全生產公告,上門收取清掏馬葫蘆費用……這些涉及民生的事情,她都親力親為,在她看來,群眾的事沒有小事。
在暖房子工程改造工作中,有兩棟老舊樓租戶多,有些住戶聯系不上,有些住戶不配合。高惠麗多次深入住戶,宣傳政策,以居民的角度進行勸導溝通,對于經濟緊張的住戶,還主動提出先行墊付。為了不耽誤工作進程,甚至一戶家庭去過十幾次進行動員,“十一”假期也奔波在路上,最終歷經2個多月的努力,工作順利完成。

高惠麗與社區工作人員討論相關事宜 供圖

工作中的高惠麗 荊晶 攝
除此之外,高惠麗還積極參與組織策劃“連心橋”黨員服務隊活動,撰寫方案、議程,主持召開啟動儀式并聯系贊助單位為服務隊成員配備統一服裝;聯系贊助商為社區“八一五”老人節活動提供60把紀念雨傘,價值近2000元;為社區老年居家養老中心積極爭取贊助40余把椅子;協調市文體局文化館為社區工作人員導演并排練集體舞蹈;節假日慰問困難戶,與他們談心、嘮家常。說到高惠麗,社區的工作人員和受益群眾都紛紛點贊。
值得一提的是,高惠麗結合工作實際,充分利用業務和其他資源優勢,多方協調,將1000多平方米的廢舊辦公樓改建成社區文體活動中心,建起了羽毛球場、乒乓球場、棋牌室等。目前,周邊場地正在進行綠化硬化,活動中心一樓土建工程已完成,各項工作正緊鑼密鼓。
“雙崗雙責”不僅僅是雙份的責任和付出,更是黨員干部“八小時”外的全方位民情關注和服務。高惠麗常說,社區工作很平凡,卻是實實在在聯系著千家萬戶,她深知自己的責任,跟工作人員在一起,收獲比付出多太多。
即日起,本網開設專欄,記錄此項工作制度實施以來,延吉市涌現出的腳踏實地、盡心盡職,熱心參與社區建設,熱情為民服務的好干部、好黨員的事跡,讓“雙崗雙責”的奉獻、服務之風吹遍延吉各個角落。
自今年8月延吉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雙崗雙責”工作以來,延吉市涌現出許多在職黨員干部幫扶居民解決困難,辦實事、做好事的優秀事跡,他們用真情付出搭建起黨員干部與社區群眾之間信任的橋梁,延吉市房產局行政辦公室副主任高惠麗就是其中一個。

高惠麗認真記錄工作事項 荊晶 攝

高惠麗認真聽取會議內容 荊晶 攝

高惠麗慰問包保戶 供圖
“雙崗雙責”活動開展后,高惠麗來到社區,虛心學習,了解情況,為開展工作打下基礎。她深入群眾,對社區無物業小區進行業主調查民意評選,為電力小區拆除廢舊自行車棚改建健身場地征求意見,張貼公共場所安全生產公告,上門收取清掏馬葫蘆費用……這些涉及民生的事情,她都親力親為,在她看來,群眾的事沒有小事。
在暖房子工程改造工作中,有兩棟老舊樓租戶多,有些住戶聯系不上,有些住戶不配合。高惠麗多次深入住戶,宣傳政策,以居民的角度進行勸導溝通,對于經濟緊張的住戶,還主動提出先行墊付。為了不耽誤工作進程,甚至一戶家庭去過十幾次進行動員,“十一”假期也奔波在路上,最終歷經2個多月的努力,工作順利完成。

高惠麗與社區工作人員討論相關事宜 供圖

工作中的高惠麗 荊晶 攝
值得一提的是,高惠麗結合工作實際,充分利用業務和其他資源優勢,多方協調,將1000多平方米的廢舊辦公樓改建成社區文體活動中心,建起了羽毛球場、乒乓球場、棋牌室等。目前,周邊場地正在進行綠化硬化,活動中心一樓土建工程已完成,各項工作正緊鑼密鼓。
“雙崗雙責”不僅僅是雙份的責任和付出,更是黨員干部“八小時”外的全方位民情關注和服務。高惠麗常說,社區工作很平凡,卻是實實在在聯系著千家萬戶,她深知自己的責任,跟工作人員在一起,收獲比付出多太多。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