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正能量】好媳婦韓志波 家里家外一把抓
【編者按】推崇人性真善美,弘揚社會正能量。1月9日,延吉市正式啟動“尋找身邊正能量”活動。為了配合活動順利開展,1月23日起,本網將陸續推出相關人物的優秀事跡,通過發掘、傳播和獎勵社會上的好人好事,讓更多的人看到社會和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讓“學好人、做好人”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將真善美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從而引導人民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形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社會氛圍。
此次參評對象不論戶籍所在地,只要是在延吉市生活和工作的社區居民,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個體工商業戶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等,只要是能夠體現正能量的感人事跡均可參加評選。如果您的身邊有這樣的“正能量人物”,請您撥打延吉新聞網熱線電話0433——4361999,延吉新聞網會及時聯系采訪,推選“正能量人物”。
韓志波,36歲,一名在家務農的普通婦女。1999年她與愛人賈元林喜結連理,16年來,她精心照顧臥病在床的公公,細心看護患胃癌的婆婆。她用勤勞的雙手與丈夫共同撐起一個家,她用善良與愛心為身邊的親朋好友提供著無私的幫助,她被當地人稱為“最善良的人”。
孝順兒媳 對待公婆親如父母

韓志波細心照顧公公 侯婧琪 攝
1999年,韓志波與丈夫賈元林相愛,兩人決定組成家庭,當時賈元林家條件不好,父親多年患有風濕病,手腳無力,不能做任何體力勞動,婆婆靠種菜維持生活,而蔬菜收成與銷量都不好,可謂家徒四壁。當時韓志波只有20歲,丈夫比她大6歲,有一位不能勞作的父親,家庭負擔重,很多人勸她考慮清楚再作打算。但韓志波信念堅定,她要與丈夫同舟共濟,共同擔起家庭的擔子。
“我是媳婦,應該盡孝。”韓志波樸實的話語,透出的是堅定、是愛心、是美德!婚后,韓志波夫婦與公婆一起居住,她主動擔起了照顧公公的責任。公公患有風濕病,每逢陰雨天,病情就會加重,自己移動身體都是困難,只能依靠別人的幫助。為此,只要天氣不好,韓志波就會守在公公身邊,及時照顧好公公。日常洗衣、做飯等家庭瑣事,韓志波更是一個人全部攬下。

韓志波做家務 侯婧琪 攝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0年,婆婆被查出胃癌晚期,這給家庭帶來了沉重地打擊。經過醫生確診,婆婆仍有做手術康復的希望,然而,手術卻失敗了。婆婆生命垂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在身旁一刻不離地照顧。婆婆住院的一個月里,韓志波跟家人日夜輪班的照顧婆婆。一個月后,醫院通知家屬,讓老人回家靜養,韓志波就將婆婆帶回家中,自己日夜無休的悉心照顧婆婆,直到老人離世。
做好榜樣 教育好下一代
當有人問公公,兒媳韓志波怎么樣時,老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大聲說,“好!”提及公公,韓志波臉上總是帶著笑容,“公公對我很好啊,有什么好東西都會想著我,待我跟親女兒一樣。”韓志波用自己的無私奉獻與愛的力量,營造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她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行為也影響著下一代。

韓志波清理雜草 侯婧琪 攝
韓志波經常跟兒子說,小時候爺爺照顧你,你長大了要孝順爺爺。16歲的兒子,從小看媽媽照顧爺爺、奶奶,他也以母親為榜樣,努力做到孝順。平時,只要課業不忙,兒子就會給爺爺捶背、洗腳、修指甲。父母忙農活,兒子就會在家里洗衣、做飯,照顧好爺爺,并為父母準備好飯菜。兒子的懂事,讓韓志波夫婦非常欣慰。
勤勞媳婦 親朋眼中的善良人
“當初嫁過來時家里窮,是婆婆四處找人借錢籌辦的婚禮。”韓志波回憶道。韓志波夫妻二人生活的小營鎮長東村家家以種植大蔥為生,但大蔥銷路一直不好。婚后,韓志波夫妻二人決定自己找銷路。通過幾年的摸索,夫妻二人逐漸打開了外銷的渠道,銷路越來越好,家里大蔥的種植面積也從最初的3畝地,增加到15畝地。無論家境如何,韓志波都跟丈夫一起下地干農活。她用瘦弱的肩膀與丈夫共同扛起了一個家庭。

韓志波在自家菜園里摘菜 侯婧琪 攝
家里條件逐漸富裕起來,村民開始找韓志波夫妻二人幫忙銷售大蔥,夫妻二人就幫助大伙一起找銷路。帶他們的帶動下,村里30多戶村民的大蔥都找到了銷路。
韓志波夫妻二人熱心,為人踏實。村民有困難都喜歡找她家幫忙。鄰居佟大姐說,年前兒子結婚,家里錢不夠,就向韓志波借錢,沒想到她特別痛快就借了,也沒讓佟大姐留借條和字據,佟大姐覺得備受信任,感覺特別溫暖。韓志波就是這樣一個善良的人,無論是借錢,還是需要幫忙,在韓志波眼中都是很正常的事,“誰家沒有困難的時候,當初我結婚也是大家幫忙才辦的婚禮,如果我能幫上忙的,我都會去出一份力。”這就是韓志波,一個爽快、善良的女人。
丈夫賈元林常說,“家里的好生活離不開你,有了你,我們這個家才完美。”正是韓志波的勤勞與善良,才讓這個家變得幸福美滿,處處充滿溫情。韓志波是個普通的女人,又是個偉大的女性,她用自己的堅持和行動,詮釋著中華兒女“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她多次獲得市“農村婦女雙學雙比競賽活動女狀元”鄉鎮“美麗庭院標兵戶”等榮譽稱號。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此次參評對象不論戶籍所在地,只要是在延吉市生活和工作的社區居民,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個體工商業戶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等,只要是能夠體現正能量的感人事跡均可參加評選。如果您的身邊有這樣的“正能量人物”,請您撥打延吉新聞網熱線電話0433——4361999,延吉新聞網會及時聯系采訪,推選“正能量人物”。
韓志波,36歲,一名在家務農的普通婦女。1999年她與愛人賈元林喜結連理,16年來,她精心照顧臥病在床的公公,細心看護患胃癌的婆婆。她用勤勞的雙手與丈夫共同撐起一個家,她用善良與愛心為身邊的親朋好友提供著無私的幫助,她被當地人稱為“最善良的人”。
孝順兒媳 對待公婆親如父母

韓志波細心照顧公公 侯婧琪 攝
“我是媳婦,應該盡孝。”韓志波樸實的話語,透出的是堅定、是愛心、是美德!婚后,韓志波夫婦與公婆一起居住,她主動擔起了照顧公公的責任。公公患有風濕病,每逢陰雨天,病情就會加重,自己移動身體都是困難,只能依靠別人的幫助。為此,只要天氣不好,韓志波就會守在公公身邊,及時照顧好公公。日常洗衣、做飯等家庭瑣事,韓志波更是一個人全部攬下。

韓志波做家務 侯婧琪 攝
做好榜樣 教育好下一代
當有人問公公,兒媳韓志波怎么樣時,老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大聲說,“好!”提及公公,韓志波臉上總是帶著笑容,“公公對我很好啊,有什么好東西都會想著我,待我跟親女兒一樣。”韓志波用自己的無私奉獻與愛的力量,營造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她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行為也影響著下一代。

韓志波清理雜草 侯婧琪 攝
勤勞媳婦 親朋眼中的善良人
“當初嫁過來時家里窮,是婆婆四處找人借錢籌辦的婚禮。”韓志波回憶道。韓志波夫妻二人生活的小營鎮長東村家家以種植大蔥為生,但大蔥銷路一直不好。婚后,韓志波夫妻二人決定自己找銷路。通過幾年的摸索,夫妻二人逐漸打開了外銷的渠道,銷路越來越好,家里大蔥的種植面積也從最初的3畝地,增加到15畝地。無論家境如何,韓志波都跟丈夫一起下地干農活。她用瘦弱的肩膀與丈夫共同扛起了一個家庭。

韓志波在自家菜園里摘菜 侯婧琪 攝
韓志波夫妻二人熱心,為人踏實。村民有困難都喜歡找她家幫忙。鄰居佟大姐說,年前兒子結婚,家里錢不夠,就向韓志波借錢,沒想到她特別痛快就借了,也沒讓佟大姐留借條和字據,佟大姐覺得備受信任,感覺特別溫暖。韓志波就是這樣一個善良的人,無論是借錢,還是需要幫忙,在韓志波眼中都是很正常的事,“誰家沒有困難的時候,當初我結婚也是大家幫忙才辦的婚禮,如果我能幫上忙的,我都會去出一份力。”這就是韓志波,一個爽快、善良的女人。
丈夫賈元林常說,“家里的好生活離不開你,有了你,我們這個家才完美。”正是韓志波的勤勞與善良,才讓這個家變得幸福美滿,處處充滿溫情。韓志波是個普通的女人,又是個偉大的女性,她用自己的堅持和行動,詮釋著中華兒女“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她多次獲得市“農村婦女雙學雙比競賽活動女狀元”鄉鎮“美麗庭院標兵戶”等榮譽稱號。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