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正能量】許今順:凡人善舉 愛暖人心
【編者按】推崇人性真善美,弘揚社會正能量。1月9日,延吉市正式啟動“尋找身邊正能量”活動。為了配合活動順利開展,1月23日起,本網將陸續推出相關人物的優秀事跡,通過發掘、傳播和獎勵社會上的好人好事,讓更多的人看到社會和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讓“學好人、做好人”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將真善美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從而引導人民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形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社會氛圍。
此次參評對象不論戶籍所在地,只要是在延吉市生活和工作的社區居民,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個體工商業戶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等,只要是能夠體現正能量的感人事跡均可參加評選。如果您的身邊有這樣的“正能量人物”,請您撥打延吉新聞網熱線電話0433——4361999,延吉新聞網會及時聯系采訪,推選“正能量人物”。
她叫許今順,中國共產黨黨員。早已年過七旬的她,與人和善,卻不善言語。多年來,她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先后被評為吉林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延吉市最佳“五老”、優秀共產黨員。她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作出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丈夫是我扶弱助困的啟蒙師
許今順出生于和龍市冰龍道鎮,家境的貧寒塑造出她堅強務實的性格。就是這股務實的勁兒,讓她在16歲時就被所在的青年突擊隊評為勞動模范。后來她放棄派送到鞍山鋼鐵廠工作的機會,與丈夫金千石結婚生子,并于1980年隨夫舉家來到延吉,幫助丈夫共同開立北大骨科針灸所。

拿著照片回憶過去的時光 黃麗華 攝

許今順的全家福 黃麗華 攝
許今順說,丈夫金千石是名老黨員,年輕時通過自學考試成為一名醫生,醫術精湛,同時也是個熱心慈善的人,對于學生或者貧困的人,金千石從來都是分文不收,盡己所能解除他們的病痛。丈夫的善舉,對她萌生扶弱助困的理想影響頗深,也成為她關愛弱小的堅強后盾。
關愛青少年 只盼他們健康成人
多年來,許今順堅持關愛青少年事業,每逢假期和重大節日,她都會給家境貧困的孩子們捐款,組織北大村的學生們開展各種文體活動,豐富學生校外生活。2005年9月,她被評為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然而,面對榮譽,許今順認為這只是個開始。

為每一個幫扶的孩子建立檔案 黃麗華 攝
2005年11月,時任延吉市依蘭鎮北大村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的許今順在延吉市、依蘭鎮關工委的幫助下,與依蘭鎮中心小學五年二班結成了“支教獻愛心”對子。當時班里共有15名學生,在結對子儀式上,看著一張張稚嫩的臉龐,許今順暗下決心,一定要對他們負責到底。
許今順對每個孩子進行了家訪,并為他們建立并完善檔案。在走訪小哲(化名)家時,許今順了解到,小哲父母離異,他與父親生活在一起,父親曾靠用三輪車運送煤氣罐艱難地維持生計,可卻因為一次運送途中的車禍導致右腳骨折,腳上釘了三根鋼釘固定,沒錢繼續接受治療。在了解情況后,許今順立即建議小哲父親在她丈夫的骨科針灸所免費接受治療,并時常走進小哲家,為他們送去日常生活用品,詢問他學習情況,看看自己還能為他做些什么。

許今順拿著她與孩子們的合影很開心 黃麗華 攝
結對子兩年間,許今順定期組織學生體檢,對特困學生和家長免費提供醫療服務。為孩子們送去衣物、學習用品和一臺彩電,為幫助貧困學生實現求學夢想,許今順還設置獎學金,激勵孩子們努力學習。許今順還非常重視孩子們思想道德教育,曾多次組織孩子們祭掃烈士墓、參觀圖片展、請干警做法制教育。在她的鼓勵和幫助下,孩子們都順利完成學業,向更高更遠的目標邁進。如今,許今順最高興的事兒,就是接到孩子們偶爾打來的電話,給她講講近來的故事。
村民是家人 平凡中見真情
許今順多次被評為州市模范先進工作者,證書、獎杯共有40余個。每一個榮譽背后,都是許今順傾情地付出和無私地奉獻。

許今順多年來獲得的榮譽 黃麗華 攝
記不清是哪一年,一個患有嚴重脊椎炎的女孩兒小貞,慕名到許今順家診所求醫。在了解到小貞無錢醫治后,許今順將她帶到自己家里,不但免費為她治療,3個月來堅持照顧給臥床不起的小貞端屎端尿,精心呵護,使這個被病痛折磨多年的少女重返校園。
北大村的貧困戶樸英玉現年79歲,與許今順是老鄰居。2007年,樸英玉老伴因病去世,孩子們賣房借款去韓國務工,剩下她孤身一人無人照料。許今順常常去看望她,陪她聊天,給她添置家用。2010年,許今順曾為樸英玉送去了一年的糧食,考慮到樸英玉腿腳不便,時常因煤氣用完無法燒菜,她還特意為樸英玉買了一個電磁爐代替。

許今順為外地來的患者裝上藥品 臨走時塞給她路費 黃麗華 攝
樸英玉常年有病,許今順常帶她去看病,并自己花錢給她買藥吃,像對待親姐姐一樣照料她,樸英玉現在只要身體不適,第一時間就是給許今順打電話,許今順成為她唯一依靠。除了日常送去的水果、雞蛋,許今順每年都會雷打不動地給樸英玉500元生活費,一幫就是10多年。
許今順總是說“我其實沒做什么”,在她看來這些善舉都是她的責任和義務。類似的“小事兒”舉不勝舉,20多年來,許今順奉獻愛心,主動幫扶困難群眾,共無償捐贈物品、資金共計10萬多元。
國際援助 彰顯大愛
2004年4月,許今順在電視里看到朝鮮龍泉車站發生火車脫軌事故,使上千名小學生嚴重燒傷,她托付醫學院畢業的兒子帶著6萬多元的藥品赴朝鮮慰問受傷的兒童,并叮嚀兒子務必留在醫院看護孩子好轉才能離開。雪中送炭的藥物,使受傷的少年兒童很快得到救治,為此,朝鮮中央慈善機構給他寄來了金杯和榮譽證書,授予她貢獻獎,高度評價了她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對少年兒童的無私關愛,并對中國人民的無私援助深表謝意。
許今順說:“當時看到事故消息,覺得非常震驚,隨即與家里人商議如何幫助陷于危難的孩子們。考慮到朝鮮可能缺少物資,最后決定送去亟需的藥品,幫助他們。”
退而不休要到生命最后一刻
回想一生,令許今順感到最激動地一刻就是當她在莊嚴的黨旗下,舉起右手,緊握拳頭,對著黨旗宣誓之時。由于各種原因,許今順在2000年才光榮地加入她夢寐以求的黨組織。莊嚴地宣誓,令她在奉獻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義無反顧。
如今,她早已子孫滿堂,家和子孝。本可以退休在家安詳晚年,但離開工作崗位的她,仍在遲暮之際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用點點滴滴的付出,溫暖著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她說:“我現在的愿望就是身體健康,為需要我的人,奔走到生命結束的一刻。”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此次參評對象不論戶籍所在地,只要是在延吉市生活和工作的社區居民,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個體工商業戶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等,只要是能夠體現正能量的感人事跡均可參加評選。如果您的身邊有這樣的“正能量人物”,請您撥打延吉新聞網熱線電話0433——4361999,延吉新聞網會及時聯系采訪,推選“正能量人物”。
她叫許今順,中國共產黨黨員。早已年過七旬的她,與人和善,卻不善言語。多年來,她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先后被評為吉林省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延吉市最佳“五老”、優秀共產黨員。她時刻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青少年健康成長作出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丈夫是我扶弱助困的啟蒙師
許今順出生于和龍市冰龍道鎮,家境的貧寒塑造出她堅強務實的性格。就是這股務實的勁兒,讓她在16歲時就被所在的青年突擊隊評為勞動模范。后來她放棄派送到鞍山鋼鐵廠工作的機會,與丈夫金千石結婚生子,并于1980年隨夫舉家來到延吉,幫助丈夫共同開立北大骨科針灸所。

拿著照片回憶過去的時光 黃麗華 攝

許今順的全家福 黃麗華 攝
關愛青少年 只盼他們健康成人
多年來,許今順堅持關愛青少年事業,每逢假期和重大節日,她都會給家境貧困的孩子們捐款,組織北大村的學生們開展各種文體活動,豐富學生校外生活。2005年9月,她被評為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然而,面對榮譽,許今順認為這只是個開始。

為每一個幫扶的孩子建立檔案 黃麗華 攝
許今順對每個孩子進行了家訪,并為他們建立并完善檔案。在走訪小哲(化名)家時,許今順了解到,小哲父母離異,他與父親生活在一起,父親曾靠用三輪車運送煤氣罐艱難地維持生計,可卻因為一次運送途中的車禍導致右腳骨折,腳上釘了三根鋼釘固定,沒錢繼續接受治療。在了解情況后,許今順立即建議小哲父親在她丈夫的骨科針灸所免費接受治療,并時常走進小哲家,為他們送去日常生活用品,詢問他學習情況,看看自己還能為他做些什么。

許今順拿著她與孩子們的合影很開心 黃麗華 攝
村民是家人 平凡中見真情
許今順多次被評為州市模范先進工作者,證書、獎杯共有40余個。每一個榮譽背后,都是許今順傾情地付出和無私地奉獻。

許今順多年來獲得的榮譽 黃麗華 攝
北大村的貧困戶樸英玉現年79歲,與許今順是老鄰居。2007年,樸英玉老伴因病去世,孩子們賣房借款去韓國務工,剩下她孤身一人無人照料。許今順常常去看望她,陪她聊天,給她添置家用。2010年,許今順曾為樸英玉送去了一年的糧食,考慮到樸英玉腿腳不便,時常因煤氣用完無法燒菜,她還特意為樸英玉買了一個電磁爐代替。

許今順為外地來的患者裝上藥品 臨走時塞給她路費 黃麗華 攝
許今順總是說“我其實沒做什么”,在她看來這些善舉都是她的責任和義務。類似的“小事兒”舉不勝舉,20多年來,許今順奉獻愛心,主動幫扶困難群眾,共無償捐贈物品、資金共計10萬多元。
國際援助 彰顯大愛
2004年4月,許今順在電視里看到朝鮮龍泉車站發生火車脫軌事故,使上千名小學生嚴重燒傷,她托付醫學院畢業的兒子帶著6萬多元的藥品赴朝鮮慰問受傷的兒童,并叮嚀兒子務必留在醫院看護孩子好轉才能離開。雪中送炭的藥物,使受傷的少年兒童很快得到救治,為此,朝鮮中央慈善機構給他寄來了金杯和榮譽證書,授予她貢獻獎,高度評價了她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對少年兒童的無私關愛,并對中國人民的無私援助深表謝意。
許今順說:“當時看到事故消息,覺得非常震驚,隨即與家里人商議如何幫助陷于危難的孩子們。考慮到朝鮮可能缺少物資,最后決定送去亟需的藥品,幫助他們。”
退而不休要到生命最后一刻
回想一生,令許今順感到最激動地一刻就是當她在莊嚴的黨旗下,舉起右手,緊握拳頭,對著黨旗宣誓之時。由于各種原因,許今順在2000年才光榮地加入她夢寐以求的黨組織。莊嚴地宣誓,令她在奉獻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義無反顧。
如今,她早已子孫滿堂,家和子孝。本可以退休在家安詳晚年,但離開工作崗位的她,仍在遲暮之際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用點點滴滴的付出,溫暖著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她說:“我現在的愿望就是身體健康,為需要我的人,奔走到生命結束的一刻。”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