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正能量】全仁錫:堅持做好事 患病不下崗
【編者按】推崇人性真善美,弘揚社會正能量。1月9日,延吉市正式啟動“尋找身邊正能量”活動。為了配合活動順利開展,1月23日起,本網將陸續推出相關人物的優秀事跡,通過發掘、傳播和獎勵社會上的好人好事,讓更多的人看到社會和人性中美好的一面,讓“學好人、做好人”成為一種社會共識,將真善美的種子播撒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從而引導人民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形成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社會氛圍。
此次參評對象不論戶籍所在地,只要是在延吉市生活和工作的社區居民,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個體工商業戶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等,只要是能夠體現正能量的感人事跡均可參加評選。如果您的身邊有這樣的“正能量人物”,請您撥打延吉新聞網熱線電話0433——4361999,延吉新聞網會及時聯系采訪,推選“正能量人物”。
全仁錫是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華社區一名普通的朝鮮族老人,但在他們居民小區里,他卻是一位“名人”,街坊鄰里送給他許多美稱:好人、能人、樓長。大家都把全仁錫當成自家人一樣信賴,有話愛與他嘮嘮,家里有些修修補補的活兒,打個電話過去,他就會趕來幫忙。多年來,全仁錫始終堅守在為居民服務的“崗位”上,即使身患癌癥,也絕不“下崗”,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老全”。
義務做清掃 一干就是十一年
老全今年67歲,家住延吉市丹寧胡同的一棟老家屬樓里。他為人熱情、勤快,每天打掃整棟樓的樓道衛生,無論誰家有事,他都去幫上一把,漸漸地他成了這片的“名人”。

全仁錫清掃樓道衛生 翟宇佳 攝
2004年,老全搬入這棟家屬樓,由于這棟樓是回遷的新樓,沒有物業管理,樓道衛生全靠居民自覺打掃。起初,大家只是把自己家門前掃一掃,公共區域卻無人問津。老全看到后,默默承擔起義務打掃樓道的工作。

全仁錫清掃公共區域衛生 翟宇佳 攝
為了保持樓道干凈整潔,老全每天早上5點就開始清掃整棟樓,無論是炎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天天如此。老全的這種堅持,讓當時還在上小學的女兒很是不解,感覺爸爸老是“吃虧”,而老全卻笑著說:“誰打掃有什么關系?只要我們居住的環境干凈就好了。” 久而久之,看著老全天天為大家服務,一些鄰居也變得主動起來,開始幫忙清掃了。
鄰里有困難 熱情來幫忙
6月16日上午,記者來到老全家所在居民區,單元門前的開放平臺被打掃的干干凈凈。聽說記者的來意后,不少居民圍了上來夸贊起老全:“他真是個好人,燈壞了找他,門壞了找他,馬葫蘆堵了找他,有什么問題都可以找他。”

全仁錫與鄰居嘮家常 翟宇佳 攝
82歲的樸阿邁是空巢老人,生活中遇到不少難題,老全知道后,就定期到她家里,看有沒有需要幫忙干的活兒、需要修理的物品,并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我經常麻煩老全。”樸阿邁說,今年,她家的馬葫蘆已經堵了三次了,每次只要她一打電話,老全肯定馬上過來幫忙,讓她特別感動。
40歲的徐女士家住七樓,由于年久失修,棚頂受損,一下雨,屋內就像“水簾洞”一樣。因為工作繁忙,申請物業基金又比較麻煩,她就一直拖著沒有修理。老全知道后,主動幫忙跑前跑后,幾經努力,徐女士家的棚頂終于修好了。
“老全是個熱心腸。”69歲的全女士告訴記者,剛搬進這個居民樓時,這里很多設施不到位,需要修修補補的地方很多,老全總是樂此不疲地為此跑前跑后。一樓入口處以前沒有防盜門,存在安全問題,老全二話不說就攬下這個活兒,經過他多方協調,終于在一樓安裝了防盜門,他還在樓道里自費安上了聲控燈。
堅持做好事 身患肝癌不“下崗”
正當老全為居民們忙前忙后、解決困難之際,自己卻被查出患上了肝癌,這個消息對于老全一家人無疑是晴天霹靂,但老全卻沒有愁眉不展,而是勇敢面對。他說:“雖然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決定生命的質量。”他一邊治療,一邊還堅持為居民辦好事。

全仁錫學習黨章 翟宇佳 攝
2012年,老全接受了第一次手術治療。出院后,他在院子里散步時發現,小區的整個下水系統癱瘓,管道碎裂塌陷,小區內彌漫著惡臭味,路面也存在大量積水。他馬上到延吉市房產維修中心辦理審批手續,由于申請材料要求所有住戶簽字同意,他拖著虛弱的身體,挨家挨戶地說明情況。經過6天的奔波,他終于拿到了全體44戶居民的簽字同意書。經過審批后,老全又找來了施工隊,僅用了3天時間,就重新恢復了下水系統的運行和使用。
2014年,老全接受了第六次手術,體重減至105斤,整個人憔悴了很多。然而出院不到兩個星期,老全發現二樓平臺的防水設施出了問題,嚴重影響一樓商戶的經營。第二天他就開始一邊辦手續、一邊找施工隊。在施工的過程中,有一天他突然暈倒了,嚇得老伴趕緊叫救護車,和鄰居一起把他送到醫院。這一次,老全在醫院住了半個多月。
出院以來,家人、鄰居多次勸他在家好好靜養,老全卻說:“我是一名黨員,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我還是想為大家做點事情。”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此次參評對象不論戶籍所在地,只要是在延吉市生活和工作的社區居民,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個體工商業戶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等,只要是能夠體現正能量的感人事跡均可參加評選。如果您的身邊有這樣的“正能量人物”,請您撥打延吉新聞網熱線電話0433——4361999,延吉新聞網會及時聯系采訪,推選“正能量人物”。
全仁錫是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華社區一名普通的朝鮮族老人,但在他們居民小區里,他卻是一位“名人”,街坊鄰里送給他許多美稱:好人、能人、樓長。大家都把全仁錫當成自家人一樣信賴,有話愛與他嘮嘮,家里有些修修補補的活兒,打個電話過去,他就會趕來幫忙。多年來,全仁錫始終堅守在為居民服務的“崗位”上,即使身患癌癥,也絕不“下崗”,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老全”。
義務做清掃 一干就是十一年
老全今年67歲,家住延吉市丹寧胡同的一棟老家屬樓里。他為人熱情、勤快,每天打掃整棟樓的樓道衛生,無論誰家有事,他都去幫上一把,漸漸地他成了這片的“名人”。

全仁錫清掃樓道衛生 翟宇佳 攝

全仁錫清掃公共區域衛生 翟宇佳 攝
鄰里有困難 熱情來幫忙
6月16日上午,記者來到老全家所在居民區,單元門前的開放平臺被打掃的干干凈凈。聽說記者的來意后,不少居民圍了上來夸贊起老全:“他真是個好人,燈壞了找他,門壞了找他,馬葫蘆堵了找他,有什么問題都可以找他。”

全仁錫與鄰居嘮家常 翟宇佳 攝
40歲的徐女士家住七樓,由于年久失修,棚頂受損,一下雨,屋內就像“水簾洞”一樣。因為工作繁忙,申請物業基金又比較麻煩,她就一直拖著沒有修理。老全知道后,主動幫忙跑前跑后,幾經努力,徐女士家的棚頂終于修好了。
“老全是個熱心腸。”69歲的全女士告訴記者,剛搬進這個居民樓時,這里很多設施不到位,需要修修補補的地方很多,老全總是樂此不疲地為此跑前跑后。一樓入口處以前沒有防盜門,存在安全問題,老全二話不說就攬下這個活兒,經過他多方協調,終于在一樓安裝了防盜門,他還在樓道里自費安上了聲控燈。
堅持做好事 身患肝癌不“下崗”
正當老全為居民們忙前忙后、解決困難之際,自己卻被查出患上了肝癌,這個消息對于老全一家人無疑是晴天霹靂,但老全卻沒有愁眉不展,而是勇敢面對。他說:“雖然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決定生命的質量。”他一邊治療,一邊還堅持為居民辦好事。

全仁錫學習黨章 翟宇佳 攝
2014年,老全接受了第六次手術,體重減至105斤,整個人憔悴了很多。然而出院不到兩個星期,老全發現二樓平臺的防水設施出了問題,嚴重影響一樓商戶的經營。第二天他就開始一邊辦手續、一邊找施工隊。在施工的過程中,有一天他突然暈倒了,嚇得老伴趕緊叫救護車,和鄰居一起把他送到醫院。這一次,老全在醫院住了半個多月。
出院以來,家人、鄰居多次勸他在家好好靜養,老全卻說:“我是一名黨員,只要身體條件允許,我還是想為大家做點事情。”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