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戴書記”:北山街道丹華社區居民的主心骨
他兢兢業業,無私奉獻,全身心投入到社區工作中去;他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以飽滿的熱情勤奮工作,以良好的品行踏實做人;他始終以服務居民為宗旨、奉獻社區為理念,積極開展雷鋒班志愿服務活動;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工作,用自己的真情付出贏得了居民的信任和好評。他于2013年12月被中國社區工作委員會評為“第二屆中國社區志愿者之星”,3次被延吉市委、市政府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他就是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華社區黨總支書記兼主任、丹華社區雷鋒班班長戴曉彬,居民們都親切地稱呼他為“小戴書記”。
解難題 惠及民生辦實事
戴曉彬是行伍出身,2009年6月,他從武警延邊州支隊的一名正營職副參謀長自主擇業到地方。201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走進了社區,從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做起,很快,憑著在部隊20年的帶兵經驗和工作能力,他成功競選了丹華社區居委會主任一職。

戴曉彬 王棟 攝
戴曉彬是社區的帶頭人,更是一名優秀的志愿者,他總是認認真真地處理好每一件事,實實在在地為居民辦實事,解難事。戴曉彬剛到丹華社區,丹波委的居民就向他反映,附近一家洗浴中心燒煤排放的煙熏得大家受不了,雖多次向相關部門反映,但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徹底地解決。戴曉彬經多次走訪、多方了解情況后,向北山街道黨工委匯報了此事,黨工委對此事非常關注,派專人到延吉市環境保護局協調幫助解決,市環保局在短期內組織了會議,認真聽取了居民代表反映的情況,并與洗浴中心負責人聯系,經過戴曉彬近3個月多方奔走、協調處理,困擾居民十幾年的難題終于解決,洗浴散煤鍋爐按相關規定被依法取締,周圍居民拍手稱快。

戴曉彬在工作中 王棟 攝
2015年4月,社區網格員在入戶過程中發現,丹華委13組的居民樓一層竟然沒有樓梯扶手,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經了解得知,扶手是被不法分子盜走的,居民在下樓時只能扶著一側的墻體走。戴曉彬考慮到這棟樓的居民多數為老年人,上下樓非常不方便,就立即帶領城建主任和幾名巡邏員免費為居民安裝上了嶄新的樓梯扶手,為居民節省資金近600元。家住在4樓的戰女士在下樓時,摸著嶄新的樓梯扶手高興地說:“幸虧有了戴書記,能夠為我們老百姓著想,為我們安上樓梯扶手,以后上下樓梯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
戴曉彬自任職丹華社區書記以來,相繼處理了敖建小區1號樓暖氣管道漏水停氣、丹華委22組2單元樓頂多年漏水、華美小區路面損壞、丹松委6組1單元、糖酒公司地下、丹華委5個組的自來水管道腐爛更換等問題。
一樁樁,一件件,老百姓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對“小戴書記”都刮目相看。2015年年初,戴曉彬組織社區黨員和志愿者成立便民直通車,短短幾個月時間里,已經無償為轄區居民、孤寡老人和特困群體提供便民服務20多次,現在老百姓不管大事小情,總會第一時間去找“小戴書記”,他儼然成了老百姓的主心骨。
伸援手 大愛無私獻愛心

戴曉彬與同事商量工作事宜 王棟 攝
2012年春節前,戴曉彬在轄區走訪入戶時,在一處居民樓道里發現了一位從安圖縣二道白河來看病的老人萬繼珍。老人年近八旬,無兒無女,老伴在一年前去世了,因身體不舒服,便獨自一人來到延吉檢查,可老人在延吉無親無故,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戴曉彬了解情況后,為老人聯系了一家延吉的養老院,親自將老人送去。沒過兩天,老人打來電話說身體不舒服,他隨即把老人接到北山街道社區醫院檢查,但社區醫院檢查設備不齊全,他又多方協調,將老人送到延邊腦科醫院。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老人身體情況有所好轉,一個月后,他又親自帶車將老人送回了二道白河老家。
戴曉彬常說:“人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當自己有能力的時候,要用自己的能力去回饋社會,回饋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四川雅安地震時,他帶頭捐出了1000元,而當時他一個月工資只有1220元。在社區工作五年來,他累計為災區群眾、白血病患者捐款捐物達到近萬元;為紅十字血站無償獻血3000多毫升。“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F在居住在社區的老百姓一提到戴曉彬,都交口稱贊:“這是一個好人!”
助孤老 扶弱幫困顯真情

戴曉彬背著王前下樓 供圖
“幫助困難群眾,關注困難群體,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讓他們感受到黨和社會的關懷與溫暖,”這是戴曉彬堅持的信念。他一直幫扶轄區多名患有絕癥的孤寡老人,將老人們視為自己的親人,生活上無微不至地關心,無論是平時還是節假日,只要一有時間,他就到老人家里看看,問候老人的身體狀況,看看有沒有需要做的事情。一旦老人有困難,戴曉彬總會第一個出現在老人面前,忙前忙后,像親兒子一樣。他曾在醫院連續多天照顧“三無”人員張林虎,為其端屎端尿,并為他辦理了后事;多次到家中看望患有癌癥晚期的孤寡老人蔡順子,多次驅車20多公里到龍井市幫助蔡阿姨買藥;接送尿毒癥晚期患者王前,到醫院進行透析治療,每周都要背著她樓上樓下的跑五六個來回,累的汗流浹背,王前的媽媽邊給他擦汗邊對他說:“戴書記歇一會吧,看把你累的”,但他總是笑呵呵地說:“沒事,不累,我這也是在鍛煉身體嘛!”

戴曉彬在工作現場 王棟 攝
戴曉彬無時無刻地惦記著轄區弱勢群體、軍烈屬、低保戶、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日常起居和身體健康,經常噓寒問暖,他多次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及志愿者到敬老院、轄區空巢、孤寡老人家中義務勞動;每年的農忙季節,都會帶來社區志愿者到延吉市周邊村屯幫助農民忙春耕、搶秋收;每年6月高考期間,組織志愿者到轄區校園附近設立便民服務點,為考生和家長提供飲用水、防中暑藥品、閱讀書籍及休息場地。
戴曉彬經常說:“人生的價值不在于官位,不在于權位,而在自己的崗位。”在任職社區書記兼主任的4年來,他總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把居民的事兒當成天大的事兒,默默無聞地耕耘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真情付出,不求回報。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解難題 惠及民生辦實事
戴曉彬是行伍出身,2009年6月,他從武警延邊州支隊的一名正營職副參謀長自主擇業到地方。2010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走進了社區,從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做起,很快,憑著在部隊20年的帶兵經驗和工作能力,他成功競選了丹華社區居委會主任一職。

戴曉彬 王棟 攝

戴曉彬在工作中 王棟 攝
戴曉彬自任職丹華社區書記以來,相繼處理了敖建小區1號樓暖氣管道漏水停氣、丹華委22組2單元樓頂多年漏水、華美小區路面損壞、丹松委6組1單元、糖酒公司地下、丹華委5個組的自來水管道腐爛更換等問題。
伸援手 大愛無私獻愛心

戴曉彬與同事商量工作事宜 王棟 攝
助孤老 扶弱幫困顯真情

戴曉彬背著王前下樓 供圖

戴曉彬在工作現場 王棟 攝
戴曉彬經常說:“人生的價值不在于官位,不在于權位,而在自己的崗位。”在任職社區書記兼主任的4年來,他總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把居民的事兒當成天大的事兒,默默無聞地耕耘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真情付出,不求回報。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