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戰友,我來看你們了!
70多年前,李啟崗參軍為國家而戰。如今,90歲的他總愿翻看那一張張與戰友的合影的老照片,往事一幕幕出現在眼前。老人唯一的愿望是在有生之年,多去看看曾經一起作戰的戰友。
臨清,隸屬山東,毗鄰河北,1943年,李啟崗在此參軍。“當年,日本鬼子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李啟崗老人回憶起了當年的往事。
那個年代,吃不好,穿不暖,走投無路的李啟崗參加了八路軍。“那年我18歲,沒有什么政治思想,只知道要為死去的父老鄉親報仇,只有把日本鬼子打跑了,才能過上好日子。”
剛入伍不久,李啟崗被選為號兵接受集中訓練。“那個年代,部隊沒有什么通信器材,軍號就是戰場指揮的重要工具。前進、后退……全靠號來指揮,一個音符吹錯了,或者是吹不起號,都可能給部隊帶來重大損失。”李啟崗說,軍號是有旋律的,像歌曲一樣,有五線譜。沖鋒號、休息號、吃飯號、集合號……大大小小的有100余種,不出幾個月,他就熟記于心。
戰場上,司號員可以說是最危險的兵種之一。因為敵人知道,司號員的身邊一定有指揮員,必然會集中火力攻擊,而且無論多么危險,司號員都不能隱蔽到戰壕里,只有挺起腰板吹響號角,才會鼓舞戰友沖鋒向前。“吹號的地方,已經離敵人很近了,是火力最集中的地方,往往號音未落,槍林彈雨已鋪天蓋地地襲來。做司號員一定要機靈,要學會快速躲避,反應慢幾秒鐘,就會被炮彈擊中。”李啟崗至今還記得,1945年,在一次攻打城市的戰斗中,他在吹響沖鋒號時被敵人的炮彈擊中,在醫院足足躺了3個月。
回想起當司號員的崢嶸歲月,李啟崗感觸頗深。他先后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負傷4次,都幸運地活了下來。但是,他無數的戰友,卻永遠留在了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
在戰場上,李啟崗無數次對著天空吹響沖鋒號,無數次目睹戰友浴血奮戰而犧牲,那個場面,至今想起來還十分激動……
每年清明節前后,李啟崗都會難過好多天。他說,現在唯一的愿望是在生命結束之前,多去“看看”曾經一起并肩的戰友,跟他們說一句:“老伙計,我又來看你們了”。
【本網責編 付亞男】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