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延吉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目標確定
延吉新聞網3月6日訊(記者 翟宇佳) 3月6日上午,記者從2015年延吉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獲悉,2015年延吉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目標確定: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完成361.7億元,實現增加值124.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328億元,實現利潤總額18.3億元。

2015年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 翟宇佳 攝

施歌、曲建軍等市領導出席會議 翟宇佳 攝
市委常委、副市長、工行吉林省分行私人銀行中心副主任施歌,副市長曲建軍出席會議。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延吉市工業戰線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種發展要素制約趨緊等巨大考驗,深入實施工業經濟“六個一批”,狠抓“工業企業服務年”活動,迎難而上、措施得力,服務企業“接地氣”,使全市工業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各項指標都完成得很好。

2015年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 翟宇佳 攝
2014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總產值318.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297億元、工業增加值112.6億元、利潤18.3億元,分別占全州總量的25.2%、26.7%、26.4%和43.7%。工業總產值增幅高于全州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產銷率高于全州0.4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高于全州3.4個百分點,居全州首位,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為延吉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5年,延吉市將深入貫徹落實市黨代會、人代會及省、州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方針,深入開展“提質增效”活動,以“一包二”為抓手,穩定工業增長,加快項目建設,做大經濟總量,促進兩化融合,發揮中小企業服務平臺作用,全力實現工業和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
全年預期目標: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完成361.7億元,同比增長16.7%;實現增加值124.4億元,同比增長5.5%;主營業務收入328億元,同比增長10.4%,實現利潤總額18.3億元。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力爭完成976.3億元,同比增長7.5%;實繳稅金17.65億元;從業人員25.08萬人,同比增長3.6%;企業戶數7780戶,同比增長5.7%;個體工商戶45500戶,同比增長6.8%。

曲建軍講話 翟宇佳 攝
就如何實現2015年全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目標,曲建軍指出,要盡職履責強服務,按照《全省工業經濟提質增效活動實施方案》的總體要求,積極開展幫扶活動,積極做好企業“入規升級”工作,積極做好各類對接和生產要素保障。要集中精力抓項目,加強項目謀劃,加快項目建設,積極爭取資金。要加強政策引導,積極落實穩增長舉措,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為民營經濟發展助力。要推動互聯網與實體產業融合發展,做優做強電子產業,推進智慧城市建設,使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加速。
會上還表彰了2014年度全市工業企業服務年暨突出發展民營經濟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
【責編 王春榮 胡驍】

2015年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 翟宇佳 攝

施歌、曲建軍等市領導出席會議 翟宇佳 攝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延吉市工業戰線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種發展要素制約趨緊等巨大考驗,深入實施工業經濟“六個一批”,狠抓“工業企業服務年”活動,迎難而上、措施得力,服務企業“接地氣”,使全市工業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各項指標都完成得很好。

2015年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 翟宇佳 攝
2015年,延吉市將深入貫徹落實市黨代會、人代會及省、州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方針,深入開展“提質增效”活動,以“一包二”為抓手,穩定工業增長,加快項目建設,做大經濟總量,促進兩化融合,發揮中小企業服務平臺作用,全力實現工業和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
全年預期目標: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完成361.7億元,同比增長16.7%;實現增加值124.4億元,同比增長5.5%;主營業務收入328億元,同比增長10.4%,實現利潤總額18.3億元。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力爭完成976.3億元,同比增長7.5%;實繳稅金17.65億元;從業人員25.08萬人,同比增長3.6%;企業戶數7780戶,同比增長5.7%;個體工商戶45500戶,同比增長6.8%。

曲建軍講話 翟宇佳 攝
會上還表彰了2014年度全市工業企業服務年暨突出發展民營經濟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
【責編 王春榮 胡驍】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