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美抨擊俄“大舉入侵”波羅的海 指普京炫武力 |
2014-12-10 來源:環球時報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沃倫8日宣稱,俄軍機連續多日出現在波羅的海上空,并一度闖入沿岸國家的防空識別區,這種行為是“大舉入侵”。美媒用“俄軍逼近西方空域增加飛行活動”“普京在炫耀武力”等語言,形容俄方的軍事行動。對此,俄媒分析認為,類似的“恐怖故事”大量傳播與波羅的海國家與西方各自的利益有關,目的是為了遏制俄羅斯。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8日援引一名美國官員的話說,6日和7日兩天,俄軍機“出人預料地”飛入波羅的海地區,此舉已被美國和北約情報部門嚴密監視。包括轟炸機、加油機在內的十多架軍機出現在俄西部加里寧格勒附近波羅的海地區。北約、瑞典和芬蘭軍機均監測到俄軍機的這一舉動。7日,包括轟炸機和運輸機在內的十多架俄軍機再度出現在相同路徑。據彭博社9日報道,拉脫維亞武裝部隊8日在推特上稱,北約軍機當日在靠近該國海洋邊界的中立水域上空遭遇28架俄飛機,其中包括圖-95和圖-22戰略轟戰機。報道稱,“正當立陶宛軍隊因俄在加里寧格勒飛地的軍事行動提高警戒級別時,北約飛機近幾日攔截的俄軍機數量已超過前幾周攔截的總和。”CNN援引美國官員的話說,波羅的海空域過去曾多次出現俄大型軍機,但幾天內連續出現此類性質的行動十分少見,美國和北約仍在評估莫斯科此舉想傳達的信息,但總體來說,“這是普京在炫耀武力”。美國防部發言人沃倫則表示,俄軍機大多數時候在國際空域飛行,但曾一度進入波羅的海國家的防空識別區,“這是大舉入侵”。
對于美媒流傳的俄軍事入侵說,俄塔社8日反駁稱,西方和波羅的海國家渲染俄羅斯“軍事侵略”有陰謀,其敘事手段越來越有創造性。擅長講“恐怖故事”的瑞典人今年10月曾稱俄羅斯潛艇潛入瑞典的領海,之后輕松獲得資助,增加其國防開支。該文稱,波羅的海國家領導人對瑞典人成功的宣傳印象深刻,并借用這種“成功經驗”。同時,在這類宣傳之后,北約和美國軍隊就能堂而皇之地在波羅的海出沒。各方各取所需,聯手遏制俄羅斯。
據路透社9日報道,俄外長拉夫羅夫當日表示,將“精確回應”美國在歐洲建立反導系統,以確保本國安全。俄新網8日則稱,俄“金剛石-安泰”防空系統康采恩公司總設計師索濟諾夫當天發表聲明說,俄羅斯正在制造類似美國“薩德”和陸基中段(GMD)的反導系統,這些系統在近期將列裝俄羅斯武裝力量。
對于俄美持續緊張的對峙,俄羅斯《獨立報》9日以“引發真正的戰爭?”為題稱,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8日在國家杜馬舉行的《俄美:矛盾暫時升級還是冷戰》聽證會上表示,美國制裁的目的是想迫使我們改變烏克蘭問題立場,制造社會經濟條件讓俄政權更迭。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普什科夫則在會上表示,當前的俄美關系可稱為“2.0版冷戰”。雖然沒人希望局勢發展成長期對抗,但現在發生的一切都讓人強烈感受到“冷戰”存在。俄羅斯問題專家、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張耀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俄美最近針鋒相對,關系處于“冷和平”狀態,但還未上升到冷戰。張耀認為,最近普京區別對待歐美的跡象明顯。在普京看來,歐洲并非鐵板一塊,不少歐洲國家緊跟美國制裁俄羅斯只是“政治站隊”,真正看重的還是經濟利益,屬于“可以拉攏的伙伴”。美國才是俄羅斯長期的競爭對手。(傅淶 王會聰 柳直)
【本網責編 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波羅的海 普京 武力 |
上一篇:外媒稱朝“網絡戰士”最小17歲 身份保密衣食無憂 |
下一篇:大韓航空副社長為小事要飛機掉頭 “任性”惹眾怒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