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方公布的轟炸煉油廠照片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召開反恐峰會、商討應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威脅之際,美國24日著手阻斷這一極端組織的資金來源,以期同時削弱“伊斯蘭國”實力和后續恢復能力。此外,聯合國安理會24日一致通過決議,對外國恐怖主義參戰人員造成的威脅日益嚴重深表擔憂,要求各國通過邊界管制、情報共享和立法等措施制止其流動及實施恐怖行動。
美與伙伴國空襲敘12個目標
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約翰·柯比24日證實,美國及數個阿拉伯國家盟友當天對敘利亞東部地區多處地點的12個目標實施空襲。
按照柯比的話說,這些目標是“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境內的小型“移動煉油廠”。美方估計,煉油廠每天為“伊斯蘭國”提供的石油收入高達200萬美元。
柯比說,美軍23日至24日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持續空襲“伊斯蘭國”軍事目標發動空襲,摧毀一批軍用車輛和裝備。24日夜幕降臨后,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的戰機開始加入空襲隊列,與美軍戰機一起使用精確制導導彈打擊煉油廠。
柯比認為,盡管美軍還在評估效果,但初步反饋顯示空襲獲得成功。“我們非常有信心,我們擊中了目標,(對‘伊斯蘭國’)造成了我們所期望的損失”。
此外,美國政府同日公布一份制裁名單,宣布將對名單上的20多名個人和實體實施經濟制裁,凍結其資產,阻斷與“伊斯蘭國”有關的財務往來。
美國財政部分管反恐和金融情報事務的副部長戴維·科恩說,這次制裁“將阻斷‘伊斯蘭國’、(‘基地’組織分支)‘救國陣線’、‘基地’組織和‘伊斯蘭集團’等的籌資努力”。
安理會要求制止恐怖分子流動
聯合國安理會24日一致通過決議,對外國恐怖主義參戰人員造成的威脅日益嚴重深表擔憂,要求各國通過邊界管制、情報共享和立法等措施制止其流動及實施恐怖行動。
決議說,安理會強調迫切需要解決“伊斯蘭國”和“支持陣線”等恐怖組織招募外國恐怖主義參戰人員這一威脅,要求所有外國恐怖主義參戰人員解除武裝,停止一切恐怖行為,停止參與武裝沖突。
安理會決定,聯合國會員國應根據相關國際法,預防和阻止招募、組織、轉運或裝備人員前往居住國或國籍國以外的任何國家來實施、籌備或參與恐怖活動以及接受恐怖主義培訓等行為。
決議要求各國通過有效的邊界和證件管制,防止恐怖分子和恐怖組織的流動,加強情報交流;要求各國將參與資助、籌劃和實施恐怖主義行為的人員繩之以法,確保本國法律法規將此類行為規定為嚴重刑事罪。決議還要求各國加強相關合作,幫助相關國家提高應對此類威脅的能力,敦促各國制止恐怖分子利用技術、通信和資源,包括音頻和視頻來煽動支持恐怖行為。
決議還提請聯合國相關機構就“伊斯蘭國”、“支持陣線”等招募外國恐怖主義參戰人員的情況提交報告,按規定將相關人員和團體列入聯合國制裁名單。
敘利亞對美方空襲態度急轉
敘利亞民族和解事務部部長阿里·海德爾24日說,由美國主導、針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敘境內目標的空襲行動正朝著“正確方向”進行,緣由是迄今實施的空襲符合美國事先向敘利亞政府通知的范圍,不會以敘軍事設施或平民為目標。
美國拒絕與敘政府合作打擊極端武裝,美方先前準備空襲時,敘利亞政府一度反應強烈。一些敘利亞官員曾說,任何未經敘政府允許對敘境內實施的空襲都會被視為“侵略”。不過,空襲開始后,敘官方并未作出激烈回應,似予以默許。海德爾還說,軍事行動可以持續一段時間,但空襲不是反恐的唯一方式。
此外,遭到連日軍事打擊后,敘利亞境內的“伊斯蘭國”武裝人員開始顯得低調起來。
敘北部拉卡省一名自稱馬希爾·艾哈邁德的居民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記者,在這個極端武裝活動頻繁的地區,“我第一次在大街上看不到‘伊斯蘭國’武裝人員,而且我能夠到街上走走,而以前我還被他們通緝”。
艾哈邁德還說,經歷日間轟炸后,少數武裝人員在夜幕降臨后重新出現在街道上,但人員規模明顯少于以前。讓他感到擔心的是,不少武裝人員這段時間開始搬進當地居民家中,似乎是在以平民作為“人盾”躲避轟炸。一旦美軍再度空襲,恐怕會出現平民傷亡。
打ISIS美國獨木難支
美國總統奧巴馬24日在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講,呼吁各國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廣泛聯盟,共同抗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聯合國安理會當天也通過決議,要求各國采取措施解決外國恐怖主義參戰人員所帶來的威脅。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分析師克里斯·奇維斯表示,美國顯然意識到無法憑借一己之力應對外國恐怖主義戰斗人員造成的威脅,雖然要解決這一問題困難重重,但從安理會的決議出發無疑是目前的最優選項。
白宮官員近日在向媒體吹風時承認,美方建立抗擊“伊斯蘭國”廣泛聯盟的計劃還處在初始階段,奧巴馬正在尋求更強有力的支持和承諾。正因為此,奧巴馬利用聯大會議,馬不停蹄地在多邊和雙邊場合與相關國家就抗擊“伊斯蘭國”展開磋商。在與阿拉伯國家領導人的會面中,他將多國聯手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稱為“近乎史無前例”的合作。
據聯合國方面估計,來自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逾1.3萬名外國恐怖主義參戰人員已加入“伊斯蘭國”和“支持陣線”。
西方國家對加入恐怖組織的外國戰斗人員的威脅非常擔憂,尤其是持有歐美國家護照的極端主義者。西方國家擔心這些受到極端思想蠱惑的武裝人員在返回各自國家后會針對本國目標展開襲擊。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安理會作出的決議使國際社會聯手應對恐怖主義威脅邁出了重要一步。但盡管如此,由于安理會決議經常存在“執行難”的問題,真正有效應對恐怖分子跨國流動,還需各國切實加大合作力度。
奧巴馬吁各國加入抗擊聯盟
美國總統奧巴馬24日呼吁各國加入以美國為首的廣泛聯盟,共同抗擊“伊斯蘭國”這一極端主義“毒瘤”。
奧巴馬當天在聯合國大會演講時表示,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大片地區犯下大量恐怖主義罪行,包括殘殺無辜民眾和迫害宗教少數派。奧巴馬說,美國將通過建立廣泛聯盟來摧毀“伊斯蘭國”這一極端勢力。
奧巴馬表示,美國并非獨自戰斗,目前已有40多個國家表達了與美國聯手抗擊“伊斯蘭國”的意愿。奧巴馬呼吁更多國家加入這一聯盟。
法國人質遭斬首
一個宣誓效忠“伊斯蘭國”的極端組織24日發布視頻,顯示法國人質埃爾韋·古德爾遭他們砍頭殺害。這一組織說,這是報復法國對“伊斯蘭國”的軍事打擊。
極端組織“哈里發戰士”24日發布有關殺害法國人質古德爾的視頻。在視頻中,開頭部分是法國總統奧朗德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將對伊拉克境內的“伊斯蘭國”目標發動軍事打擊;接著,畫面切換到古德爾雙手被綁,遭4名蒙面武裝人員挾持并最終遇害。
奧朗德24日向媒體確認,古德爾遭極端組織殺害。奧朗德當天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發言,誓言法國不會放棄反恐行動。
【本網責編 胡驍】
http://www.achalm-nug.net/uploadfile/2014/0926/thumb_150_105_20140926083441113.jpe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