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日本“萌世界”之殤 |
2014-07-30 來源:人民日報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萌”本意指草木初生之芽,2003年開始被日本動漫愛好者用作描述在看到美少女角色時,產生一種熱血沸騰的精神狀態,后發展為對這類可愛、幼稚形象的描述。能夠被稱為“萌”的,通常是具有甜美純真、討人喜歡等特質的人或事物。近年來,“萌”及其衍生的“萌文化”借助日本動漫和網絡社交媒體的傳播力,迅速席卷全球,成為日本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象征。
然而,脫胎于虛擬動漫的“萌文化”盛行,其根源卻是一種脫離社會的消極。據統計,近10多年來日本年均自殺人數均超過3萬;13%的青少年常常受抑郁、沮喪、自閉等情緒的困擾……于是,日本社會整體彌漫著一種“不想長大”的情緒,很多年輕人不敢直面復雜的社會與人際關系帶來的挑戰。
目前,日本一半以上的適婚男女沒有且不愿有交往對象。與之相對的,是高達70%的日本年輕人在“萌文化”中尋找心靈慰藉,沉溺于各種動漫游戲、書籍飾品,或以收藏和交換“萌玩具”為樂。更加出乎意料的是,癡迷“萌文化”的日本男性,無論從數量還是程度上,都不亞于女性。手機貼上動漫形象,挎包掛上毛絨玩具,時不時去美容院修個眉——這些再也不是女性的專利。為迎合日本男性的“好萌”心理,近年來就連日本自衛隊征兵廣告也推出了“萌版”。
面對“溫水煮青蛙”一般的“萌文化”,日本學者憂慮重重。日本明治學院大學教授四方田犬彥認為,“好萌”一族的“團聚”,暴露出集體性的自我封閉,人們因拒絕面對現實而逐漸喪失學習能力和責任意識。日本經濟評論家大前研一在著作《低智商社會》中質疑:年輕人癡迷“萌文化”,消極逃避而不求上進,放棄思考,毫無責任感。拿無知當個性,把幼稚當資本,談吐間詞匯單一,一張嘴言語粗鄙……
日本男足在本屆巴西世界杯小組賽即潰敗出局,日本球迷感慨“日本男足的腳變‘軟’了,難道也是被‘萌文化’攻陷了嗎?”應該看到,“萌文化”雖然可愛,卻也會侵蝕克服現實困難的斗志。畢竟,“萌世界”的內涵更多的還是虛念,同現實畫不了等號。
【本網責編 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日本 世界 |
上一篇:美國機構調查十大最痛恨美國國家 埃及居首 |
下一篇:在廣島投原子彈最后一人去世:不后悔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