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烏克蘭局勢現曙光? |
2014-05-22 來源:新華網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20日,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表決通過《相互諒解與和平備忘錄》,呼吁所有烏克蘭人放棄激進行動和仇恨,一起回到發展和建設統一的烏克蘭的工作中來,為維護共同家園——烏克蘭而團結起來。
烏克蘭局勢似乎露出了一絲曙光。19日普京再次下令,要求在邊境地區參加例行演習的部隊返回其常駐基地。“普京大帝”再三釋放善意,留出對話空間。
25日,風雨飄搖的烏克蘭將迎來總統選舉。在克里米亞公投并入俄羅斯之后,在東部兩州局勢依然緊張之時,烏克蘭的命運令世界緊張。
此前,眾多評論家持悲觀預期。有人認為烏克蘭早已陷入事實上的內戰,如今局勢更是朝著全面內戰的方向行進;有人認為烏克蘭有可能完全分裂,成為另一個南斯拉夫;有人認為,烏克蘭危機最好的解決時機已經錯過,接下來只會越來越糟;當然,也有人認為各方的妥協才是烏克蘭危機的唯一出路,也是目前最現實的解決方案。
地緣政治夾縫中的必爭之國,這是烏克蘭的宿命。風云變幻中,烏克蘭本身的無助顯露無疑。這場危機中的主角無疑是俄羅斯和與之相對的歐美西方陣營。那么,掌控烏克蘭命運的對立雙方又是怎樣的態度?
對俄羅斯而言,排美拉歐、確保烏克蘭中立似乎是最佳結果。于是,以強硬姿態取得克里米亞控制權之后,俄羅斯實現“柔和”轉身,頻頻釋放善意信號,表達對話解決烏克蘭問題的愿望。不過,俄羅斯的表態在西方眼中卻似乎僅僅是“空頭支票”,并無實際行動的支撐,當然換不來熱情的回應。
對美國而言,奧巴馬政府在烏克蘭問題上保持了其在利比亞、敘利亞等問題上“盡量少摻和”的態度,既不希望自身利益受損,又不愿過多介入過多出力。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形象已然受損的美國已經很難做到一呼百應。
對諸多歐洲國家而言,經濟全球化已經把他們與俄羅斯緊密相連,在強大的經濟利益面前,他們制裁俄羅斯的動力實在不足。于是乎,西方陣營難免顯露出七零八落的不團結態勢。
在大國博弈的你來我往中,烏克蘭東西部的矛盾被放大,整個國家搖搖欲墜。如今,唯一的希望或許就在于各方的共識:戰爭是災難。
烏克蘭將走向何方?夾縫中的烏克蘭無助地等待命運的宣判。
【本網責編 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烏克蘭 局勢 |
上一篇:世界最大網絡竊密者“賊喊捉賊” |
下一篇:生活壓力太大韓國人“坐牢”減壓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