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聯合國報告再揭福島核事故丑聞 |
2013-10-16 來源:光明日報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日本當地時間10月12日凌晨,由包括日本在內的30余國核輻射問題專家組成的聯合國核輻射影響科學委員會向聯合國大會第四委員會提交了一份有關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重大核事故處理情況的報告。在該報告書中,聯合國核輻射影響科學委員會表示,由于東京電力公司在檢測方式和檢測內容等方面的疏忽,福島核事故中工作人員遭到的體內輻射可能被低估了約20%。
科學實驗已經表明,當放射性碘進入人體后,容易聚積在甲狀腺,并導致受體罹患癌癥的風險大幅提高。為此,該委員會對截至2012年10月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工作的約2.5萬名工作人員的檢查記錄等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東京電力公司在對工作人員遭受的體內輻射進行檢測時,僅對半衰期約為8天左右的放射性碘131進行了檢測,而忽視了半衰期約20個小時的放射性碘133等物質對于工作人員身體健康的影響,從而使得工作人員受到的體內輻射量被嚴重低估。
實際上,自2011年3月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核事故以來,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在該事故調查和處理過程中始終采取了遮遮掩掩乃至信口雌黃的態度,早已為國際社會所詬病。
今年8月,福島第一核電站地上儲水罐破損導致300噸高濃度放射性核污水泄漏。然而,就在這一重大事故被媒體曝光之后不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了幫助東京獲得2020年夏季奧運會的主辦權,拍著胸脯向國際奧委會全體成員國代表信誓旦旦地表示,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污水問題“已得到控制”,核污水的影響“完全被控制在港灣附近0.3平方公里的范圍之內”。
誰料安倍話音未落,東京電力公司就于9月24日宣布,在位于發生泄漏的儲水罐附近的觀測井內,地下水的放射性氚活度已升至每公升15萬貝克勒爾,遠高于每公升6萬貝克勒爾的法定標準。9月26日,東京電力公司再次發布消息稱,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內5、6號機組取水口附近為防止放射性物質擴散而設置的水中防護欄出現破損,放射性物質可能由此而出現擴散。
面對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的種種謊言和托辭,美國核管理委員會(NRC)前主席格雷戈里·賈茨科日前在東京舉行記者招待會時直言不諱地表示,由于地下水無法控制,因此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泄漏的事態“已經發展到無法控制的程度”。賈茨科還不無諷刺地反問道:“令人驚訝的是居然讓問題惡化到如此地步。為何此前不投入更多精力呢?”
鑒于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在處理福島核事故方面的糟糕表現,由其測定的海水中放射性物質活度等數據已經無法再取信于國際社會。對此,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干事天野之彌強調,希望日方能夠“從制定計劃的階段起,就遵照國際標準,獲得信賴度高的數據,向全世界發布”。同時,天野之彌還表示,IAEA將研究在今年秋天派往日本的調查團中加入IAEA下屬海洋環境調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以提高所公布調查數據的公信力。
據日本媒體報道,在上個月底舉行的日本眾議院經濟產業委員會有關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問題的國會閉會期審查會議上,作為知情人出席的東京電力公司社長廣瀨直己明確承認“核污水仍在流出”。在堆積如山的難題面前,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到底能不能拿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有效舉措和具體行動來,全體日本國民和國際社會都在拭目以待。(本報東京10月15日電 本報駐東京記者 謝宗睿)
【本網責編 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聯合國 報告 核事故 |
上一篇:菲強震至少93人喪生 尚無中國人員傷亡信息 |
下一篇:新加坡選美皇后在巴基斯坦被綁匪撕票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