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美高官扎堆訪華“為中美關系探路” |
2013-04-26 來源:新京報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目前擺在中美新政府面前最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朝鮮問題。如果不解決的話,對中美雙方都很麻煩。——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
朝核問題為中美合作在某種意義上提供了一種機會。目前中美在朝核問題共識方面可以進一步擴大,但是實際上雙方在認知上還有差距。——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所長王帆
4月24日,美國常務副國務卿伯恩斯開始其為期兩天的訪華之旅。伯恩斯是近一個多月以內,中國高層接待的第四位美國政府高官。分析人士指出,美國高官“排隊”訪華是為了在兩國新一屆政府組建之后,為中美關系探路,而朝核問題是擺在雙方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美前高官也忙于訪華
中國“兩會”結束后,美國高官“扎堆”訪華,從經濟到外交,再到軍事,中美高層在重要領域均進行了溝通。
3月19日,美國總統特別代表、新任財長雅各布·盧訪華;4月13日至14日,美國新任國務卿克里進行了其履新后的首度訪華,中美兩國簽署并發布《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4月21日,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展開其履新以來的首次訪華。
據悉,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多尼隆5月將訪華;今年7月,中美兩國將在美國舉行第五輪戰略與經濟對話。
除了現任的美國高官訪華,近期也有很多前任的美國官員來華,例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前財長保爾森受到了中國領導人的接見。
“中美彼此摸底”
4月24日,在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主辦的“亞太戰略變局與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學術研討會上,多名專家對美國高官“排隊”訪華現象進行了解讀。
參加此次研討的美國前任常務副國務卿阿米蒂奇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稱,美國高官近期接連訪華,雙方不僅談論朝鮮問題,還在很多領域進行了交談,例如最近的貨幣貶值和禽流感問題。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所長王帆認為:多名美方高官接連訪華,首先是“探路”。因為雙方都是剛剛組建新的領導班子,是不是會有一些和以前完全不同或者是令人感到意外的政策,大家要彼此摸底,確定下一步的方向。另外,朝核問題、釣魚島問題等區域熱點問題,在全球層面的金融改革、能源問題、中東問題等,也都是雙方關心的話題。 新京報記者 儲信艷
■ 焦點
“中美制造業面臨更多競爭”
美國國務卿克里日前訪華期間表示,歡迎中國人到美國投資,并表示投資中只有很少比例的項目會受到來自美國政府的安全審查,涉及企業性質和開辦地區。
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官方歡迎中國企業赴美投資。目前,中美雙方正在談《中美雙邊投資保護協定》(BIT)。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中國對美國的投資將加速。與此同時,中國當前對歐洲的投資增長非???,因為歐洲限制少。
美國前財長亨利·保爾森本周在北京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BIT談判將是今年7月舉行的中美第五輪戰略與經濟對話會中極為重要的內容。2008年,中美雙方同意啟動BIT談判,但是一直進展不大。
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所長王帆表示,除了區域熱點問題,中美貿易上的問題也同樣存在。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要重新發展制造業,可能會在這方面與中國有更多競爭。
奧巴馬在第二任期伊始就提出重振美國制造業的口號。他曾經明確表示,要“讓美國成為新增就業和制造業的磁場”,要確保下一場制造業革命發生在美國。
對此,周世儉認為,“不容易”,這是“談易行難”。美國前勞工部長趙小蘭曾在博鰲論壇上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美國是技術型勞動力市場,重返舊式的制造業不現實,美國沒有辦法在這方面與中國競爭。
“探索新型大國關系為積極信號”
4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時表示,自己同奧巴馬總統不久前通話,雙方一致同意將繼續推進中美合作伙伴關系,探索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確定了兩國關系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方向。
美國國務院前亞太助理國務卿薛瑞福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正在探索構筑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具體含義,總之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孫哲認為,“新型大國關系”的概念,必須要落在實處,必須要填充內容。
美國國務卿克里近期訪華時提出,美國愿意與中國構筑“強勁、正常又特殊”的關系。
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認為,中美建立“強勁”和“正常”的關系好理解,“特殊”的含義是指中國和美國這兩個大國的合作,對國際體系很重要。
【本網責編 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高官 扎堆 訪華 |
上一篇:放寬乘客帶刀登機限制爭議大 美國宣布延后實施 |
下一篇:東盟欲與中國“緊急會談”南海議題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