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德年輕人大秀“你吃了嗎?” 漢語水平越來越高 |
2013-04-10 來源:文匯報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德國年輕人開始學習中文,而且水平越來越高。這一點,在第十二屆“漢語橋”德國大區賽上得到了印證。
“漢語橋”世界大、中學生中文比賽是由國家漢辦和孔子學院總部主辦的國際漢語賽事,也是目前展示世界學生漢語水平最重要的舞臺。4月6日,由德國各地高校和孔子學院選拔、推薦的15名優秀選手聚集在慕尼黑歌德學院總部禮堂。在一天的比賽中,選手經過“中文演講、知識問答和才藝展示”三個環節進行比拼。
這天,賽場的布置簡單明了,一些帶有中國元素的裝飾和橫標烘托了氣氛,唯有端坐在前面的四位專家評委和每位觀眾手中的選票給選手增加了一絲緊張。比賽的重頭戲是每個選手一上場就要進行的演講。選手們通過學習中文的體會、在中國旅游的觀感、對中國美食的了解、充當志愿者的體驗,以及與老師、同學和朋友的交往等等,從不同的視角詮釋了自己對中國的認識和情感,生動具體,真實感人。
漢堡大學的選手錢克威以“你吃了嗎?”這句經典的中國問候語入手,引申到“民以食為天”的中國文化觀念以及中國人熱情好客的天性,詼諧有趣;波鴻魯爾大學東亞經濟專業的倪克只學了一年半的漢語,便能字正腔圓地發表演講,內容從中國的景觀到民情風俗、傳統文化,不僅涉及面廣,邏輯性強,還頗具文采;而萊比錫大學漢學系四年級女生安琳一開腔,就把大家逗樂了。她用一口京片子繪聲繪色地講述了自己在北大學習時對北京和中國的感受:窗外晨練的人們,音樂愛好者的歌聲,鄰居大娘的善意關切,賣煎餅大嫂的招呼,以及傳統的民居和隨處可見的百姓笑容……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北京生活畫卷。她說:中國給她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高速增長的GDP,也不是類似西方那樣的繁榮,而是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平常生活和善良質樸的中國人。“這就是美麗的中國,也正是中國的美麗,”安琳說。話音未落,全場就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知識問答的環節也很精彩。每個選手都要回答三組涉及中國語言、國情和史地等方面的問題。多數選手都完成得很好,其中有幾位甚至全部答對。一位選手抽到了答不上來的難題,卻能用孔子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自我解嘲,于是大家也向他報以掌聲。方旭天是慕尼黑大學法律專業的學生,十分熱愛中國的語言和文化。他抽到的題是回答屈原、曹操、李白和李時珍分別屬于哪個朝代,正當場上觀眾為他捏一把汗之際,他已經準確無誤地全答對了。
最有趣的環節還是才藝展示。十五位選手用朗頌、唱歌、舞蹈、相聲、蒙眼折紙等六七種形式進行才藝展示。萊比錫大學的安琳表演了一段快板書,機智幽默、朗朗上口,笑翻了全場。
經過激烈的角逐,萊比錫大學的安琳和波鴻魯爾大學的倪克拔得頭籌,他們將代表德國大學生參加今年七月在中國舉行的全球總決賽。活動結束后,比賽的評委之一、德國歌德學院總部重大項目部主任、漢學家柯理博士作了點評。他說,此次比賽選手們的表現令人驚喜。幾年前他曾在中國工作,接觸過許多德語很好的中國學生。當時,他還不敢奢望德國也能有如此漢語水平的學生在中國人面前展示自己。但通過這次比賽,他有了這樣的自信(孫小靖)
【本網責編 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年輕人 你吃 漢語 |
上一篇:擔心對華軍售引發不安 俄愿出租六艘核潛艇安撫印度 |
下一篇:伊朗南部地震已致37人死850人傷 核電站未受損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