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美學者稱日本右轉將使世界受害 |
2012-11-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閱讀: 字號:【大 中 小】 |
中新網11月14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14日刊文說,日本民族情緒的確有右轉的傾向。不少日本年輕人告訴我他們已經“受夠了”停滯不前。如果日本民族主義情緒加劇所帶來的,是在國內贏得選票卻在鄰國喪盡人心的民粹主義立場,那么日本和全世界都會受害。日本政壇未來數月所發生的變化,波及的范圍將遠遠超出日本國內的范疇。
文章摘編如下:
最近,中國和日本因為釣魚島爆發爭端。雙方對島嶼主權聲索的矛盾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但最近爭執加劇。當時,日本政府從私人所有者手中“購買”了三座小島。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表示,他決定由日本中央政府“購”島的初衷,是防止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利用市屬資金“購”島。之后辭去公職并籌劃組織新政黨的石原的民族主義挑釁行為廣為人知,野田擔心他會試圖占據小島,或尋找其它方法刺激中國以激發日本民眾的支持。然而,中國高官并不接受野田的解釋,并認定“購”島行為證明日本企圖破壞現狀。
日本民族情緒的確有右轉的傾向。早稻田大學的很多學生不久前接受了一項對軍事力量態度的調查。盡管相當多人表示希望日本加強自衛能力,但占壓倒性多數的受調查者否決了發展核武器的想法,支持繼續依賴《美日安保條約》。
當然,日本自衛隊是專業軍隊,而且完全由非軍人控制。日本最遲將于2013年8月舉行議會選舉,但選舉也有可能提前到明年初。民調結果顯示,自由民主黨很可能取代2009年上臺執政的民主黨,而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則很可能再次出任首相。
安倍是眾所周知的民族主義者,最近剛參拜過在中韓兩國引發爭議的東京戰爭紀念館靖國神社。此外,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的年輕知事橋下徹已成立了新政黨,他同樣是知名的民族主義者。
日本政治似乎受到了20年低增長的影響。長期的低增長引發了財政問題,也促成了年輕人變得較內向的態度。自2000年以來,日本學生在美國大學的入學率減少了逾50%。
30年前,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出版了《日本第一:對美國的教訓》一書,敘述了日本在制造業的推動下崛起,最終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過程。不久前,傅高義用“一團糟”來形容日本的政治制度——首相幾乎年年更換,持續多年的通縮摧毀了年輕一代的希望。《朝日新聞》前主編船橋洋同樣憂心忡忡:“日本人覺得還沒有做好準備在全球化世界中成為堅強、有力的競爭者。”
不少日本年輕人告訴我他們已經“受夠了”停滯不前。被問及政治上的右傾趨勢時,有些年輕的國會(議會)議員表示希望這有助于黨派重組,建立一個更加穩定有效的國家政府。如果能夠利用溫和的民族主義來推進政治改革,可能會為日本,以及世界其它國家帶來好處。
但如果日本民族主義情緒加劇所帶來的,是在國內贏得選票卻在鄰國喪盡人心的民粹主義立場,那么日本和全世界都會受害。日本政壇未來數月所發生的變化,波及的范圍將遠遠超出日本國內的范疇。(約瑟夫•奈:哈佛大學教授)
(本網責編:胡驍)
|
相關熱詞搜索:學者 日本 右轉 |
上一篇:石原組“太陽黨”撞擊日政壇 引發日本右傾化擔憂 |
下一篇:以色列稱如巴勒斯坦“入聯” 將推翻阿巴斯政府 |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