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共產黨11月7日舉行游行集會紀念十月革命。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 11月7日是十月革命95周年紀念日,雖然俄羅斯官方在這一天紀念的是71年前的衛國戰爭紅場閱兵,但十月革命并沒有被俄羅斯人淡忘,俄共幾乎在全國各個城市都舉行了紀念活動。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6日公布的民調數據顯示,超過1/4的俄羅斯人認為“十月革命是國家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開創了國家歷史新時代”。
俄新社回憶道,11月7日在蘇聯歷史上是國家的主要 節日,即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日,紀念模式最終形成:勞動人民游行、領袖現身主席臺,最后進行紅場大閱兵,為此曾專門對莫斯科主要廣場紅場的入口進行了改建。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經歷了多年的“去蘇聯化”,遍布各地的列寧雕像大部分被拆,紅場入口處拆除的教堂被恢復重建……
俄《共青團真理報》稱,俄羅斯共產黨7日在莫斯科市中心舉行傳統的游行活動。盡管天氣很冷,且又是工作日,但仍有數百人參加游行活動。游行者高舉紅旗和標語,標語上寫著“我們的祖國蘇聯”、“列寧、斯大林、切·格瓦拉”。除游行外,樂隊也進行了演奏活動。而在俄羅斯其他城市,俄共也舉行了一系列慶祝活動。俄共領導人瓦西利婭·基斯里崔娜表示:“我們慶祝這一 節日,主要是它帶給人們社會穩定、接受教育權利、誠實的工作、健康和文化等。對許多人來說,這不是紀念 歷史,而是追求一個更為公平的社會。”
與俄共紀念活動不同,俄政府在莫斯科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以此紀念衛國戰爭紅場閱兵,約有6000人參加,包括現役軍人、老兵和青年,伴隨著1941年的軍事裝備從紅場上駛過。盛大閱兵式由莫斯科市長啟動,他在講話中感謝功勛卓著的老兵。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紀念日,盡管莫斯科被德軍圍困,但蘇聯政府依然決定如常舉行閱兵,以鼓舞蘇軍士氣,紅軍戰士從閱兵場直接奔赴前線作戰。 歷史學家認為,1941年閱兵對偉大的衛國戰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7日,白俄羅斯也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俄《觀點報》7日稱,11月7日在白俄羅斯仍是國家的一個重要節日,白俄羅斯共產黨向列寧紀念碑獻花,同時在明斯克舉行會議和音樂會,總統盧卡申科還向全國人民祝賀節日。他表示:“我們保留這一節日是一個正確決定。這一日子過去是、將來仍是一個隆重的慶祝節日,它是數百萬人追求創建一個尊重勞動人民、平等、公正的新世界夢想的象征。”他表示,十月革命的思想可以傳承下去,因為革命者的這種思想是為了人民。作為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阿塞拜疆《商報》7日則稱,“偉大的十月革命,至今對于當地不少民眾而言,都是一種精神上的促進”。但目前,許多前蘇聯國家已不再慶祝這一節日,一些人甚至暴風驟雨般地批評這場革命。
澳大利亞共產黨旗下的《衛報》7日引述美國記者約翰·里德的話說,95年前的“那一天,撼動了整個世界”,這一歷史事件現在仍然給那些信奉社會主義的人們以精神支持。
巴基斯坦《卡拉奇時報》7日談到十月革命時稱,當年“攻克冬宮”的那場革命,對于整個20世紀產生巨大影響,可以說沒有其他任何歷史事件能夠讓人看到,民眾對于社會制度的選擇有如此澎湃的熱情和勇氣。同時,十月革命的爆發,也加速了西方殖民歷史的結束,所以受益的不僅僅是當時的蘇聯民眾,更多的國家也由此掀起革命的浪潮。
俄新網7日還援引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6日公布的民調數據表明,27%的俄羅斯人認為,1917年的十月革命是國家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開創了國家歷史新時代。但近年來,正面評價這些歷史事件的俄羅斯人比例有所下降。對于這一民調結果,俄羅斯地區優先項目研究所所長尼古拉·米羅諾夫表示,革命通常被社會理解為破壞性事件。不久前俄國內發生的抗議活動已讓俄民眾清楚意識到這一點,因此希望通過革命方式實現政治變革的人越來越少。而俄列瓦達中心此前進行的另一項民調顯示,18%的俄羅斯人慶祝11月7日的十月革命日,這一節日的受歡迎程度要比11月4日慶祝的“人民團結日”高。
http://www.achalm-nug.net/uploadfile/2012/1108/thumb_150_105_20121108084314970.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