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延吉市教育系統開展黨旗傳遞活動側記
2021-05-13 標簽: 來源:吉林日報
黨旗獵獵迎風展 愛國精神永相傳
——延吉市教育系統開展黨旗傳遞活動側記
——延吉市教育系統開展黨旗傳遞活動側記
本報記者 張偉國 王雨 張敬源
鮮紅黨旗百年飄揚,革命精神代代相傳。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之際,延吉市教育局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為核心,在全市中小學開展了黨旗傳遞活動。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一時間,全市各學校圍繞黨旗傳遞活動,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系列活動,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
紅色火種根植師生心田
4月14日,在延吉市北山小學,該校師生現場展演的大型文藝節目《百年畫卷譜新章》拉開了延吉市教育系統黨旗傳遞活動的序幕。
“活動的開展,能夠引導全體學生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以實際行動,做好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北山小學校長康偉華告訴記者,北山小學是延吉市最早成立學校黨支部的學校。該校通過黨旗傳遞的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讓黨史學習教育真正走進廣大師生,讓紅色記憶、紅色基因根植于青少年心中,真正做到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從四月中旬至“七一”前夕,延吉市44所中小學校以建黨百年的典型事例、杰出人物、歷史性成就、重大事件為主線,按照時間順序確定44個主題,在指定日期、指定時間內進行校際間黨旗傳遞。
“傳遞黨旗,傳遞的是精神和動力,接過黨旗,接過的是責任和使命。”延吉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趙文秀告訴記者,經過時間的沉淀,集體的構思,延吉市教育局確立了開展黨旗傳遞活動,以此深情回顧黨的奮斗歷程,熱情謳歌黨的光輝業績,進一步激勵廣大黨員干部、教師和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和歷史責任感。
黨旗交接,傳遞的是初心和使命。從城市到農村,從小學到中學,象征著新中國的黨旗在延吉的每一個角落高高飄揚,紅色火種在延吉這片沃土上生根發芽。
重溫黨史唱響紅色旋律
一百年,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只是其中一瞬,對于整個中華民族,卻是濃墨重彩的一段輝煌歷史。傳遞黨旗,不僅僅是單純的儀式,更是一次大型的黨史愛國教育。為此,延吉市各學校均設計了符合校情、學情的黨史教育活動,切實讓廣大師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在各個領域、各條戰線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北山小學“黨史故事100講”開講,回顧黨史的偉大歷程和輝煌成就。三年八班師生紅色宣講團講述了雄才大略的詩人元帥陳毅的事跡,重溫了1972年,我國第一枚實用氫彈實爆成功那振奮人心的歷史時刻。
“回顧建黨百年光輝歷程,感受祖國發展成就。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希望學生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能夠以實際行動,做好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班主任劉曉玲說。
朝陽小學開展了愛國主義系列展播觀影活動,延新小學“革命英雄在我心中”演講比賽,太陽學校“講黨史、學英雄”故事會,中央小學組織學生參觀延邊紅色景址,光華小學“黨在我心中”主題繪畫展,國際合作學校紅歌小合唱比賽,東山小學口風琴吹奏愛國歌曲比賽,北興小學“我的紅色記憶——黨史思維導圖”大賽……
嚴肅而活潑的形式,厚重而鮮活的歷史,活動豐富、深刻,使人頓悟道理,受益終身。
黨旗傳遞激發愛國情懷
黨旗傳遞每一站,都有一位黨組成員參加并進行動員講話。延吉市各學校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學習宣傳活動。
4月30日,北興小學六年一班與六年二班進行了黨旗傳遞交接。望著教室前方鮮紅的黨旗,六年二班學生朱博謙深受感動:“看到無數先烈犧牲生命,前赴后繼最終贏得了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真令人敬佩!我要向他們學習,做合格接班人!”
5月6日,東山小學“學黨史、傳黨旗、頌黨恩”班級間黨旗傳遞活動拉開帷幕。大隊輔導員高瑩稱,學校采用教師宣講+學生講述時代英雄人物+班級自主開展豐富多彩的黨史學習的形式,向師生們進行黨史宣講……
黨旗在流動中傳遞溫暖,師生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升華愛國情、報國志。
為培養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的情懷,使之成為具有堅定信仰、遠大理想和偉大民族精神,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延吉市教育局于2011年、2018年和今年先后開展了三次黨旗傳遞活動,覆蓋全市所有學校,輻射全體師生。通過“上紅課”“走紅路”“品紅書”“畫紅畫”“觀紅影”“唱紅歌”“講紅史”“設紅欄”等內容把黨史學習教育深植師生心中。
“黨旗傳遞活動是延吉市教育系統黨建工作多年來的實踐成果,傳遞黨旗不僅僅是單純的儀式,而是面向全體師生一次刻骨銘心的莊重儀式教育,更是一次大型的黨史國情教育,已成為培養廣大師生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思想感情的重要載體。”趙文秀說。
銘記光榮歷史,繼承革命傳統;弘揚革命精神,爭做時代好少年,黨旗在校園內高高飄揚,傳遞著強大的力量。
如今,黨旗傳遞還在繼續,新的精神、責任和使命感染著祖國未來的花朵,在他們茁壯成長的過程中引領著前行的方向。
原文鏈接:http://jlrbszb.cnjiwang.com/pc/paper/c/202105/13/content_121561.html
【責編 胡驍】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