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延吉市貧困村2018年底全部出列
2019-02-27 標簽: 來源:中國新聞網
脫貧攻堅,黨心所向,民心所依。2018年,延吉市脫貧攻堅戰役打得響亮:年底,延吉市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脫貧561戶862人,未脫貧0戶0人,自然減員90人,1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脫貧任務全部完成,農村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的0.8%下降到零。
居有其屋 “暖在心頭”
在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因病致貧的王蓮粉終于告別了居住幾十年的破舊茅草房,搬進了村里為她改造的全新磚瓦房??粗鴾嘏髁恋男路浚跎彿奂拥卣f:“以前的房子低矮狹小,光線不好還漏風,現在的房子寬敞明亮,我得保持身體健康,多住幾年好房子!”
五鳳村駐村工作隊隊員王劭博介紹,這幾年,村里許多貧困戶都享受到了危房改造政策,住進了溫暖寬敞的新房,住得暖、吃得好,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除了危房改造,村里基礎設施建設也越來越好。
居者有其屋,是“王蓮粉”們共同的幸福。2018年,延吉市穩步開展危房改造工作,申請地方財政以兜底方式解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14戶,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政策,完成10個貧困村267戶農村房屋的維護工作。
項目“造血” 戶戶生金
臨近年關,延吉市朝陽川鎮柳新村村委會內喜氣洋洋,貧困戶們正排隊領取村里的光伏發電村項目分紅款,每一個拿到“大紅包”的貧困戶都笑得合不攏嘴。“村里這些扶貧產業年年都有分紅,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領到800元分紅款的貧困戶張發明高興地說。
柳新村光伏發電村級扶貧電站項目總投資258萬元,總裝機容量300KW,年均發電量約49.275KWH,2017年12月28日并網運營,到2018年12月16日,累計發電量30萬度電,累計收益22萬元。2018年,貧困戶們共分到8萬余元的光伏發電項目分紅款,人均增收1500元。駐村第一書記荊偉告訴記者,近年來,柳新村通過發展產業項目帶動貧困戶脫貧,2016年已脫貧18戶35人,2017年已脫貧14戶21人,2018年脫貧22戶44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貧困村順利“摘帽”。2019年,村里將建設無公害養?;兀煤献魃缃洜I產業,持續為村民增收。
柳新村光伏發電只是延吉市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2018年,延吉市借產業扶貧之勢,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使用各級專項扶貧資金5034.6萬元,實施各類扶貧開發項目41個,使全市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在農民脫貧致富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全市貧困人口產業項目覆蓋率達到100%。
保障兜底 斬斷“窮根”
83歲的李家實是小營鎮五鳳村六組村民,雖然老人一生養育了多名子女,但是由于他們“下崗的下崗、有病的有病”,沒有更多的經濟能力照顧老人。此前,每年家里0.3公頃土地的租金收入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加之老人年事已高,患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長年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自延吉市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有“一張網”對李家實“兜底”,也有“上門看病”的醫療扶貧政策,老人看病不用花錢,免除了生活和就醫難題。2018年5月,李家實因膝蓋手術在延吉市醫院住院20多天,總計花費3萬多元,老人只掏了點伙食費,其余費用全部報銷。“我再也不用擔心治病花錢了。”李家實說。
在延吉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06戶952人中,因病致貧有354戶502人,因殘致貧247戶440人,因病致貧、因殘致貧是致貧的主要原因。2018年,延吉市投入兜底保障資金360萬元,將60周歲及以上的農村戶籍參合人員納入醫療優惠政策,鎮中心衛生院住院報銷比例由85%提高到95%,縣級公立醫院住院報銷比例由75%提高到95%,全市貧困人口新農合參合率、慢性病藥品報銷比例、定點醫院門診報銷比例、定點醫院住院報銷比例、家庭醫生覆蓋率均達到100%。同時,延吉市公開招聘26名醫務人員,為每個村建設1個標準化衛生室、配備1名村醫,探索建立家庭病房,形成與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對一的醫療救治體系,農村居民醫療保障水平實現全面提升。
原文鏈接:http://www.jl.chinanews.com.cn/cjbd/2019-02-25/62887.html
居有其屋 “暖在心頭”
在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因病致貧的王蓮粉終于告別了居住幾十年的破舊茅草房,搬進了村里為她改造的全新磚瓦房??粗鴾嘏髁恋男路浚跎彿奂拥卣f:“以前的房子低矮狹小,光線不好還漏風,現在的房子寬敞明亮,我得保持身體健康,多住幾年好房子!”
五鳳村駐村工作隊隊員王劭博介紹,這幾年,村里許多貧困戶都享受到了危房改造政策,住進了溫暖寬敞的新房,住得暖、吃得好,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除了危房改造,村里基礎設施建設也越來越好。
居者有其屋,是“王蓮粉”們共同的幸福。2018年,延吉市穩步開展危房改造工作,申請地方財政以兜底方式解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14戶,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政策,完成10個貧困村267戶農村房屋的維護工作。
項目“造血” 戶戶生金
臨近年關,延吉市朝陽川鎮柳新村村委會內喜氣洋洋,貧困戶們正排隊領取村里的光伏發電村項目分紅款,每一個拿到“大紅包”的貧困戶都笑得合不攏嘴。“村里這些扶貧產業年年都有分紅,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領到800元分紅款的貧困戶張發明高興地說。
柳新村光伏發電村級扶貧電站項目總投資258萬元,總裝機容量300KW,年均發電量約49.275KWH,2017年12月28日并網運營,到2018年12月16日,累計發電量30萬度電,累計收益22萬元。2018年,貧困戶們共分到8萬余元的光伏發電項目分紅款,人均增收1500元。駐村第一書記荊偉告訴記者,近年來,柳新村通過發展產業項目帶動貧困戶脫貧,2016年已脫貧18戶35人,2017年已脫貧14戶21人,2018年脫貧22戶44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貧困村順利“摘帽”。2019年,村里將建設無公害養?;兀煤献魃缃洜I產業,持續為村民增收。
柳新村光伏發電只是延吉市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2018年,延吉市借產業扶貧之勢,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使用各級專項扶貧資金5034.6萬元,實施各類扶貧開發項目41個,使全市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在農民脫貧致富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全市貧困人口產業項目覆蓋率達到100%。
保障兜底 斬斷“窮根”
83歲的李家實是小營鎮五鳳村六組村民,雖然老人一生養育了多名子女,但是由于他們“下崗的下崗、有病的有病”,沒有更多的經濟能力照顧老人。此前,每年家里0.3公頃土地的租金收入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加之老人年事已高,患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慢性疾病,長年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自延吉市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有“一張網”對李家實“兜底”,也有“上門看病”的醫療扶貧政策,老人看病不用花錢,免除了生活和就醫難題。2018年5月,李家實因膝蓋手術在延吉市醫院住院20多天,總計花費3萬多元,老人只掏了點伙食費,其余費用全部報銷。“我再也不用擔心治病花錢了。”李家實說。
在延吉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06戶952人中,因病致貧有354戶502人,因殘致貧247戶440人,因病致貧、因殘致貧是致貧的主要原因。2018年,延吉市投入兜底保障資金360萬元,將60周歲及以上的農村戶籍參合人員納入醫療優惠政策,鎮中心衛生院住院報銷比例由85%提高到95%,縣級公立醫院住院報銷比例由75%提高到95%,全市貧困人口新農合參合率、慢性病藥品報銷比例、定點醫院門診報銷比例、定點醫院住院報銷比例、家庭醫生覆蓋率均達到100%。同時,延吉市公開招聘26名醫務人員,為每個村建設1個標準化衛生室、配備1名村醫,探索建立家庭病房,形成與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對一的醫療救治體系,農村居民醫療保障水平實現全面提升。
原文鏈接:http://www.jl.chinanews.com.cn/cjbd/2019-02-25/62887.html
【責編 胡驍】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