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豐社區抗疫人物二三事
2022-04-02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
疫情突起,城市實行靜態管理,全民進行核酸檢測,這些措施的陸續實施,讓與居民聯系最緊密的社區工作壓力突然驟增。吉林省延吉市河南街道白豐社區轄區共有114座樓盤,其中無物業的樓盤居多,一萬余人的業主,全部由社區的13名社工管理。在社區書記尹春花的帶領下,社區全體人員團結協助,克服重重困難,圓滿完成了七輪共計7.4萬人次的全民核酸檢測任務。七輪核酸檢測工作中,社區的每一位員工都有突出的表現,尹春花書記用吵啞的嗓音介紹了其中四位:
老黨員的新奉獻
楊淑娟,是一位有著25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作為在社區工作最久的老人之一,面對2022年新一輪的病毒來襲,身為公益性崗位的她主動請纓要求到第一線工作。接到赴防控一線工作的任務后,每天起早給各個卡口送飯,白天在社區忙前忙后,登記、整理、分發防疫物資,深夜才從單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核酸檢測工作開始,分配到延百超市天池路店采樣點后,她主動挑起大梁,單獨負責這個采樣點的全部工作,從安排采樣點位和帳篷的搭建,到兩米一位間距的劃線;從防疫物資的運輸配送,到檢測后醫療垃圾的裝運,她都積極主動承擔。檢測開始后面對檢測點位一個帳篷的不足,她立即協調聯系相關單位,迅速搭建另一個帳篷,重新調配人員,調劑防疫物資,保障了核酸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忙碌的核酸檢測工作背后,誰又能想到楊淑娟的個人情況?疫情期間,她的80多歲體弱多病而且患有老年癡呆癥的老母親,卻經常性地夜間失眠,需要她不能休息地陪伴,她還有一位患有智力發育遲緩的兒子,也需要母親的關愛,這樣+的家人更需要她的精心呵護。可是,在這次疫嚴峻的疫情面前,她雖然感覺到了如山一樣的壓力,但是,做為一名社區工作者,一名共產黨員,義務和責任感促使她要站好這班崗,即使再苦再累也不能辜黨組織安排的抗疫任務,堅決與社區全體人員在一起,共克時堅,與病毒戰斗到底!
穿著防護服的女“戰士”
父母眼中的孩子,一位95后的女孩鐘妍茹,疫情突發,讓她在社區承擔起了更多的重任。平時柔柔弱弱的她,在抗擊疫情工作中迅速成長起來,她的網格區共有2000多戶居民,全民核酸檢測中,她負責延河小學檢測點的綜合協調工作。每天早上都是早早地來到單位做前期準備,穿上防護服成為年輕的大白。最早的時候凌晨4:00就從家里出發,檢測結束后,整理一天的檔案,核對信息,上門對行動不便的人員采樣,對每位隔離人員進行隨訪,接管新的隔離人員,22:00時離開單位都是平常事,最晚的時候曾后半夜2:30才回到家里。有時即使回到家里,凌晨也會突然接到電話外出去接管外地返延人員或密接人員進行管控,這是一件相對危險的工作,小鐘就曾接觸了密接人員單獨隔離了一天,這也讓她的家人和同事虛驚一場,為她擔心。面對這些,小鐘都堅持著,毫無怨言,雖然面對個別的不理解隔離人員的謾罵,小鐘也曾偷偷哭過,也曾想放棄過,但最終支撐她走下來的是信念,是堅守,是強烈的責任感,她說:“雖然我年輕,但我是‘戰士’,是軍人的后代,更是共產黨員,我要堅定地走下去,直至抗疫勝利!”
寶媽的堅持
紀麗麗,一位有著21個月大女兒的二胎媽媽,家中尚有即將中考天天上網課的兒子。疫情面前,她沒有因此而退縮。核酸檢測開始后,為了第二天的核酸檢測順利進行,下班后的她主動準備第二天的檢測設施,檢查帳篷是否牢固,登記的桌椅是否到位,臨時隔離用的小板凳是否擺放好,總是把第二天的檢測現場檢查幾遍后才回到家里,有的時候,突然出現的情況會讓她再次來到單位,這時候的她,會是一個推著嬰兒車的媽媽,帶著女兒來到工作現場,邊工作邊照顧女兒,家庭工作兩不誤。七輪的核酸檢測,她沒有因為家庭的“拖累”而耽擱,最忙的時候,家中的丈夫和兒子也被動員投身到社區抗疫工作中,成為小區中美麗的夫妻抗疫風景線,最美的抗疫家庭。核酸檢測間隙,在辦公室里的她又是一種形象,表現出來的親和力會安撫許多辦事群眾的心,接聽電話時無論來電話人的情緒多么不穩,她都會直接歸納出咨詢問題的焦點,幾句話就把當事人的情緒安撫下來,并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身殘卻照顧著更多需要照顧的人
因為身體的原因,丁喜平沒有到核酸檢測現場,但她在核酸檢測期間卻一刻沒有閑下來。作為窗口接待人員,最忙的時候身邊擺放三部電話,隨時接聽著居民的來電,每一個電話她都耐心細心地解答。作為接線員,不僅要有扎實的政策水平,更要有高超的答復技巧和嚴謹細致的耐心。每一次的電話求助或咨詢,對于居民來說都是大事,對于接線員來說都要認真地解答,尤其是疫情期間更能傳達好黨和政府的政策方針,更能當好政府和群眾的聯系紐帶。接電話的之余,丁喜平的主要工作是為居民開據各種證明,更多的是辦理“急難險”事情的介紹信,面對家中突發的事件,來開介紹信人激動的情緒,丁喜平總是先給予安撫,告訴他們不要著急慢慢說,符合條件的馬上開據,不符合的耐心講解為什么不能開怎么辦。抗疫期間,這樣的證明每天要開據幾百個,接待群眾近千人。面對坐在窗口的丁喜平,前來辦事得到幫助的群眾,又怎能知道她也是一位更需要被照顧的二級殘疾人呢。丁喜平,沒有因為自身的殘疾而降低為群眾服務的標準。
他們四位,只是白豐社區全體社工人員中的幾位。白豐社區的所有人員,在這次抗疫行動中都付出了艱苦和努力,正是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才取得了白豐社區抗疫的階段性勝利。相信,只要社區人員團結在一起,就能戰勝任務困難。
老黨員的新奉獻

楊淑娟,是一位有著25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作為在社區工作最久的老人之一,面對2022年新一輪的病毒來襲,身為公益性崗位的她主動請纓要求到第一線工作。接到赴防控一線工作的任務后,每天起早給各個卡口送飯,白天在社區忙前忙后,登記、整理、分發防疫物資,深夜才從單位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核酸檢測工作開始,分配到延百超市天池路店采樣點后,她主動挑起大梁,單獨負責這個采樣點的全部工作,從安排采樣點位和帳篷的搭建,到兩米一位間距的劃線;從防疫物資的運輸配送,到檢測后醫療垃圾的裝運,她都積極主動承擔。檢測開始后面對檢測點位一個帳篷的不足,她立即協調聯系相關單位,迅速搭建另一個帳篷,重新調配人員,調劑防疫物資,保障了核酸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忙碌的核酸檢測工作背后,誰又能想到楊淑娟的個人情況?疫情期間,她的80多歲體弱多病而且患有老年癡呆癥的老母親,卻經常性地夜間失眠,需要她不能休息地陪伴,她還有一位患有智力發育遲緩的兒子,也需要母親的關愛,這樣+的家人更需要她的精心呵護。可是,在這次疫嚴峻的疫情面前,她雖然感覺到了如山一樣的壓力,但是,做為一名社區工作者,一名共產黨員,義務和責任感促使她要站好這班崗,即使再苦再累也不能辜黨組織安排的抗疫任務,堅決與社區全體人員在一起,共克時堅,與病毒戰斗到底!
穿著防護服的女“戰士”

父母眼中的孩子,一位95后的女孩鐘妍茹,疫情突發,讓她在社區承擔起了更多的重任。平時柔柔弱弱的她,在抗擊疫情工作中迅速成長起來,她的網格區共有2000多戶居民,全民核酸檢測中,她負責延河小學檢測點的綜合協調工作。每天早上都是早早地來到單位做前期準備,穿上防護服成為年輕的大白。最早的時候凌晨4:00就從家里出發,檢測結束后,整理一天的檔案,核對信息,上門對行動不便的人員采樣,對每位隔離人員進行隨訪,接管新的隔離人員,22:00時離開單位都是平常事,最晚的時候曾后半夜2:30才回到家里。有時即使回到家里,凌晨也會突然接到電話外出去接管外地返延人員或密接人員進行管控,這是一件相對危險的工作,小鐘就曾接觸了密接人員單獨隔離了一天,這也讓她的家人和同事虛驚一場,為她擔心。面對這些,小鐘都堅持著,毫無怨言,雖然面對個別的不理解隔離人員的謾罵,小鐘也曾偷偷哭過,也曾想放棄過,但最終支撐她走下來的是信念,是堅守,是強烈的責任感,她說:“雖然我年輕,但我是‘戰士’,是軍人的后代,更是共產黨員,我要堅定地走下去,直至抗疫勝利!”
寶媽的堅持

紀麗麗,一位有著21個月大女兒的二胎媽媽,家中尚有即將中考天天上網課的兒子。疫情面前,她沒有因此而退縮。核酸檢測開始后,為了第二天的核酸檢測順利進行,下班后的她主動準備第二天的檢測設施,檢查帳篷是否牢固,登記的桌椅是否到位,臨時隔離用的小板凳是否擺放好,總是把第二天的檢測現場檢查幾遍后才回到家里,有的時候,突然出現的情況會讓她再次來到單位,這時候的她,會是一個推著嬰兒車的媽媽,帶著女兒來到工作現場,邊工作邊照顧女兒,家庭工作兩不誤。七輪的核酸檢測,她沒有因為家庭的“拖累”而耽擱,最忙的時候,家中的丈夫和兒子也被動員投身到社區抗疫工作中,成為小區中美麗的夫妻抗疫風景線,最美的抗疫家庭。核酸檢測間隙,在辦公室里的她又是一種形象,表現出來的親和力會安撫許多辦事群眾的心,接聽電話時無論來電話人的情緒多么不穩,她都會直接歸納出咨詢問題的焦點,幾句話就把當事人的情緒安撫下來,并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身殘卻照顧著更多需要照顧的人

因為身體的原因,丁喜平沒有到核酸檢測現場,但她在核酸檢測期間卻一刻沒有閑下來。作為窗口接待人員,最忙的時候身邊擺放三部電話,隨時接聽著居民的來電,每一個電話她都耐心細心地解答。作為接線員,不僅要有扎實的政策水平,更要有高超的答復技巧和嚴謹細致的耐心。每一次的電話求助或咨詢,對于居民來說都是大事,對于接線員來說都要認真地解答,尤其是疫情期間更能傳達好黨和政府的政策方針,更能當好政府和群眾的聯系紐帶。接電話的之余,丁喜平的主要工作是為居民開據各種證明,更多的是辦理“急難險”事情的介紹信,面對家中突發的事件,來開介紹信人激動的情緒,丁喜平總是先給予安撫,告訴他們不要著急慢慢說,符合條件的馬上開據,不符合的耐心講解為什么不能開怎么辦。抗疫期間,這樣的證明每天要開據幾百個,接待群眾近千人。面對坐在窗口的丁喜平,前來辦事得到幫助的群眾,又怎能知道她也是一位更需要被照顧的二級殘疾人呢。丁喜平,沒有因為自身的殘疾而降低為群眾服務的標準。

他們四位,只是白豐社區全體社工人員中的幾位。白豐社區的所有人員,在這次抗疫行動中都付出了艱苦和努力,正是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才取得了白豐社區抗疫的階段性勝利。相信,只要社區人員團結在一起,就能戰勝任務困難。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