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創業帶動村民致富
2021-11-11 標簽: 來源:延邊新聞網

2012年,退伍后的熊傳龍選擇回鄉自主創業。他的父母都是農民,一直在家鄉務農。熊傳龍回鄉創業主要是為了照顧父母,同時也因家中有地,想在農村干一番事業。在部隊時,許多戰友都跟他說,喜歡吃東北的大米。熊傳龍想,朝陽川太陽大米就不錯,附近的太陽村、太興村、太東村都有種植水稻的傳統。他決定因地制宜,從自己村著手,集中收購農戶種植的大米,再統一向外銷售。幾年下來,熊傳龍的事業經營得頗有聲色,于2018年成立了延邊農豐種植農民合作社。他與本村的8戶種糧大戶簽約合作,水稻種植面積達到100多公頃,帶動村里不少勞動力就業。隨著村民收入增加,熊傳龍的合作社贏得村民信賴。2018年底,熊傳龍投資180多萬元新建一座大米加工廠,自己加工銷售,并注冊了常譽大米商標。
近年來,隨著寧波幫扶延邊協作產業項目的推進,熊傳龍的合作社也受益匪淺,大米銷路越來越好,常譽大米品牌打入寧波市場。“今年,合作社發展的不錯,畝產量高,大米質量高,迎來銷售高峰,遠銷深圳、武漢、寧波等地。”熊傳龍說,合作社今年大米的產量在60萬公斤左右,收入可達360萬元,帶動30多戶村民致富。金秋十月,稻谷飄香。延吉市朝陽川鎮太興村一派豐收景象,延邊農豐種植農民合作社負責人熊傳龍正在加工廠里指揮工人加工大米。
延邊日報全媒體記者 姜乃晗 文/圖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