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藍紅” 2020年建工人最美的色彩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他們身穿白色防護衣逆“疫”而行,守護轄區11萬居民的生命安全;這一年,延吉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進入關鍵時期,他們又變成創城志愿者身著“藍馬甲”,拆違建、清廣告、改造街區環境,助力創城;這一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如期開展,他們的馬甲由藍變紅,以“5+2”“白+黑”的模式高質量、高標準圓滿完成任務。
這一年,“白藍紅”是延吉市建工街道全街區工作者最難忘的顏色,他們在不同時期身披不同顏色的“戰袍”,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守護著街區的平安祥和。

建工街道黨工委書記崔峰現場部署疫情防控相關工作任務
“白色防護衣”:沖鋒挑重擔 守護保平安
今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原本安逸的生活。疫情就是命令,在延吉市委、市政府作出統一部署后,建工街道迅速反應,200余名街道干部、社區工作者放棄休假,大年初二全部到崗。成立領導小組、召開戰前動員會、排查指導工作,整個建工街區工作者全面深入一線開展防控排查。

機關干部核對隔離人數

“小喇叭”宣傳隊進小區宣傳防控知識
特殊時期,如何及時有效地掌握重點地區來(返)延人員的健康狀況成了首要任務。建工街道充分發揮五級社區治理網格優勢進行精準排查,依托“一組三網”,加強聯防聯控,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組建“小喇叭”宣傳隊,冒著初春刺骨的寒風,在大街小巷宣傳防控知識;針對無物業小區,創新實行“6+1”包保責任制,深入89個無物業小區開展排查、消殺、勸導等工作;通過與54家物業企業簽訂防控責任狀,加大對物業小區的管理力度;創新實施“房東責任制”,通過和房東簽訂責任書,明確房客由房東負責,達到群防群治的目的。
在疫情防控最嚴峻的階段,建工街道指導社區“掛圖作戰”,制作清晰防控平面圖,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措施實,使防疫工作情況一目了然。同時,組織街道全體干部參與“點對點”一站式接機,送來(返)延的居家隔離者安全到家,全程閉環管理,并在其居家隔離期間以“嚴加管控+溫馨服務”的六項舉措,保障居家隔離者生活所需;對隔離期滿的居家隔離者,社區上門送達《解除隔離通知書》,貼上暖心的“溫馨提示”感謝居家隔離者配合,也讓同小區、同單元鄰里安心、放心。
截至目前,建工街道累計排查出重點地區來(返)延人員6146戶,9845人,現居家觀察117戶148人,已解除隔離6029戶9697人。這些跳動數字的背后,是建工街道干部、社區工作者放棄休息,舍小家為大家,日以繼夜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結果,更是對轄區11萬居民的默默守護。
創城志愿藍:同心筑文明 街區共創建

建工街道機關干部集中治理亂堆亂放

建工執法大隊參與創城“百日攻堅”活動

社區工作人員與居民志愿者負責清理破舊沙發
11月10日,延吉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并以縣級市排名第三的好成績,一舉摘得桂冠。當得知這個振奮人心的喜訊時,建工人熱淚盈眶,回顧創城路,所有的經歷與感動歷歷在目。
5月,延吉市創城百日攻堅拉開帷幕,建工街區領導干部職工防疫創城兩不誤,黨員群眾全動員、企業商戶齊參與,大家身著“藍馬甲”,全力投入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建工街道將創建工作與“路長制”、志愿服務活動深度融合,創新實施“三四五”工作法,積極推動“路長制”落地落效,通過全面排查,逐項整改,逐項落實,逐項銷號,扎實開展“百日攻堅”專項整治行動。壓實“一把手”責任,堅持問題導向,制定問題清單,定期進行創城工作督查通報,形成常態長效機制。將排查出的問題星級劃分,采取班子成員包保銷號責任制,確保創城工作高效優質推進。深入實施“貼公示、限期改、聯合清、回頭看”四步曲,確保“三有兩無”,即:每項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無盲區、無死角,保證創城成果切實做到惠民利民。
同時,組建街道社區“文明志愿者”、精準對接單位“黨員志愿者”、非公企業“義務志愿者”、社區居民“監督志愿者”四支隊伍,先后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文明交通勸導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讓群眾成為城市管理的主體,讓文明意識在群眾之間相互傳播,營造文明城市創建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成為創城工作加速前進的“動力馬達”。
創城路上,建工街區工作者的腦海里已經沒有了“休息”這個概念,他們甘于付出、任勞任怨,換來了社區環境的改變、居民的支持、團隊的追隨和親人的尊重。
據統計,建工街道通過“藍馬甲”志愿服務助力創城活動7000余次,參與人數6萬余人次,發放創城宣傳單10萬余份,清理小廣告等亂貼亂畫72萬余張,清理亂堆亂放15000余處,整改門窗1500個,更換垃圾桶700余個,施劃機動車位8000余個,非機動車位近500個,路面硬化(彩磚、瀝青、混凝土)約28.1萬平方米,使轄區面貌煥然一新。
“人普紅馬甲”:大國來點名 建工齊喊到

人口普查員向居民宣傳人普知識

人口普查員粘貼致居民一封信

人口普查員入戶登記
脫下“志愿藍”,建工街區工作者并沒有停歇,因為今年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大家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國慶剛過就馬不停蹄換上人口普查“紅馬甲”,全面開啟人口普查新征程。
為了準確有效推進普查工作,建工街道充分運用新媒體、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方式發布人口普查最新消息,聯合轄區內個體商戶、超市、飯店等人員流動性大的場所,利用門店LED顯示屏循環播放人口普查宣傳標語,加大宣傳力度,確保人口普查知曉全覆蓋、無死角,為入戶登記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建工街道以短表效率化、長表精細化為目標,普查指導員和人口普查員身著“紅馬甲”,頭戴“小紅帽”,在有限的時間里走訪入戶,親切講解、耐心登記,指導自主填報,與時間賽跑,和任務“叫板”,向“極限”挑戰。
有人說,人普工作是磨破嘴,跑斷腿,最后還是沒有精氣神。可建工街道的指導員、普查員卻不這么看。面對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出口不遜,語言粗魯的居民,他們不厭其煩,向居民解釋、說明,把委屈化作前進的動力。他們將人口普查的重要意義熟記于心,并廣泛宣傳。
人普工作只能趁雙休日和晚上居民在家的時候進行,為了趕時間、搶進度,建工街道的指導員、普查員往往錯過飯點。啃個面包,喝點礦泉水是家常便飯;還有的指導員、普查員為了方便工作開展,動員自己的家人一同參與,為圓滿完成這項涉及千家萬戶,系統而又艱巨的人普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數月的人普工作,全街區普查指導員及下派機關單位普查員們付出的是辛勤汗水,收獲的是累累碩果。截止12月5日,建工街道圓滿完成轄區人口普查工作任務。
智慧源于勤奮,偉大出自平凡。建工街道和各個社區工作者就是這樣一群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無論是防疫、創城還是人普,建工人用“拼命三郎”的精神,努力踐行著基層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奮戰在每個戰場的第一線。他們也是延吉市基層工作者的縮影,“白藍紅”三色服飾,是街道、社區工作者在2020年收獲的最美麗的衣裳。向所有街道、社區工作者致敬!
這一年,“白藍紅”是延吉市建工街道全街區工作者最難忘的顏色,他們在不同時期身披不同顏色的“戰袍”,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守護著街區的平安祥和。

建工街道黨工委書記崔峰現場部署疫情防控相關工作任務
“白色防護衣”:沖鋒挑重擔 守護保平安
今年春節,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所有人原本安逸的生活。疫情就是命令,在延吉市委、市政府作出統一部署后,建工街道迅速反應,200余名街道干部、社區工作者放棄休假,大年初二全部到崗。成立領導小組、召開戰前動員會、排查指導工作,整個建工街區工作者全面深入一線開展防控排查。

機關干部核對隔離人數

“小喇叭”宣傳隊進小區宣傳防控知識
特殊時期,如何及時有效地掌握重點地區來(返)延人員的健康狀況成了首要任務。建工街道充分發揮五級社區治理網格優勢進行精準排查,依托“一組三網”,加強聯防聯控,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組建“小喇叭”宣傳隊,冒著初春刺骨的寒風,在大街小巷宣傳防控知識;針對無物業小區,創新實行“6+1”包保責任制,深入89個無物業小區開展排查、消殺、勸導等工作;通過與54家物業企業簽訂防控責任狀,加大對物業小區的管理力度;創新實施“房東責任制”,通過和房東簽訂責任書,明確房客由房東負責,達到群防群治的目的。
在疫情防控最嚴峻的階段,建工街道指導社區“掛圖作戰”,制作清晰防控平面圖,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措施實,使防疫工作情況一目了然。同時,組織街道全體干部參與“點對點”一站式接機,送來(返)延的居家隔離者安全到家,全程閉環管理,并在其居家隔離期間以“嚴加管控+溫馨服務”的六項舉措,保障居家隔離者生活所需;對隔離期滿的居家隔離者,社區上門送達《解除隔離通知書》,貼上暖心的“溫馨提示”感謝居家隔離者配合,也讓同小區、同單元鄰里安心、放心。
截至目前,建工街道累計排查出重點地區來(返)延人員6146戶,9845人,現居家觀察117戶148人,已解除隔離6029戶9697人。這些跳動數字的背后,是建工街道干部、社區工作者放棄休息,舍小家為大家,日以繼夜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結果,更是對轄區11萬居民的默默守護。
創城志愿藍:同心筑文明 街區共創建

建工街道機關干部集中治理亂堆亂放

建工執法大隊參與創城“百日攻堅”活動

社區工作人員與居民志愿者負責清理破舊沙發
11月10日,延吉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并以縣級市排名第三的好成績,一舉摘得桂冠。當得知這個振奮人心的喜訊時,建工人熱淚盈眶,回顧創城路,所有的經歷與感動歷歷在目。
5月,延吉市創城百日攻堅拉開帷幕,建工街區領導干部職工防疫創城兩不誤,黨員群眾全動員、企業商戶齊參與,大家身著“藍馬甲”,全力投入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建工街道將創建工作與“路長制”、志愿服務活動深度融合,創新實施“三四五”工作法,積極推動“路長制”落地落效,通過全面排查,逐項整改,逐項落實,逐項銷號,扎實開展“百日攻堅”專項整治行動。壓實“一把手”責任,堅持問題導向,制定問題清單,定期進行創城工作督查通報,形成常態長效機制。將排查出的問題星級劃分,采取班子成員包保銷號責任制,確保創城工作高效優質推進。深入實施“貼公示、限期改、聯合清、回頭看”四步曲,確保“三有兩無”,即:每項工作都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無盲區、無死角,保證創城成果切實做到惠民利民。
同時,組建街道社區“文明志愿者”、精準對接單位“黨員志愿者”、非公企業“義務志愿者”、社區居民“監督志愿者”四支隊伍,先后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文明交通勸導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讓群眾成為城市管理的主體,讓文明意識在群眾之間相互傳播,營造文明城市創建人人知曉、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成為創城工作加速前進的“動力馬達”。
創城路上,建工街區工作者的腦海里已經沒有了“休息”這個概念,他們甘于付出、任勞任怨,換來了社區環境的改變、居民的支持、團隊的追隨和親人的尊重。
據統計,建工街道通過“藍馬甲”志愿服務助力創城活動7000余次,參與人數6萬余人次,發放創城宣傳單10萬余份,清理小廣告等亂貼亂畫72萬余張,清理亂堆亂放15000余處,整改門窗1500個,更換垃圾桶700余個,施劃機動車位8000余個,非機動車位近500個,路面硬化(彩磚、瀝青、混凝土)約28.1萬平方米,使轄區面貌煥然一新。
“人普紅馬甲”:大國來點名 建工齊喊到

人口普查員向居民宣傳人普知識

人口普查員粘貼致居民一封信

人口普查員入戶登記
脫下“志愿藍”,建工街區工作者并沒有停歇,因為今年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大家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等困難,國慶剛過就馬不停蹄換上人口普查“紅馬甲”,全面開啟人口普查新征程。
為了準確有效推進普查工作,建工街道充分運用新媒體、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方式發布人口普查最新消息,聯合轄區內個體商戶、超市、飯店等人員流動性大的場所,利用門店LED顯示屏循環播放人口普查宣傳標語,加大宣傳力度,確保人口普查知曉全覆蓋、無死角,為入戶登記打下堅實基礎。
此外,建工街道以短表效率化、長表精細化為目標,普查指導員和人口普查員身著“紅馬甲”,頭戴“小紅帽”,在有限的時間里走訪入戶,親切講解、耐心登記,指導自主填報,與時間賽跑,和任務“叫板”,向“極限”挑戰。
有人說,人普工作是磨破嘴,跑斷腿,最后還是沒有精氣神。可建工街道的指導員、普查員卻不這么看。面對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出口不遜,語言粗魯的居民,他們不厭其煩,向居民解釋、說明,把委屈化作前進的動力。他們將人口普查的重要意義熟記于心,并廣泛宣傳。
人普工作只能趁雙休日和晚上居民在家的時候進行,為了趕時間、搶進度,建工街道的指導員、普查員往往錯過飯點。啃個面包,喝點礦泉水是家常便飯;還有的指導員、普查員為了方便工作開展,動員自己的家人一同參與,為圓滿完成這項涉及千家萬戶,系統而又艱巨的人普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數月的人普工作,全街區普查指導員及下派機關單位普查員們付出的是辛勤汗水,收獲的是累累碩果。截止12月5日,建工街道圓滿完成轄區人口普查工作任務。
智慧源于勤奮,偉大出自平凡。建工街道和各個社區工作者就是這樣一群平凡而又偉大的人。無論是防疫、創城還是人普,建工人用“拼命三郎”的精神,努力踐行著基層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奮戰在每個戰場的第一線。他們也是延吉市基層工作者的縮影,“白藍紅”三色服飾,是街道、社區工作者在2020年收獲的最美麗的衣裳。向所有街道、社區工作者致敬!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