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拿到產權證 心里總算踏實了
延吉新聞網7月29日訊(記者 季芳旭)“房子這回真正屬于自己的了,我們的心也終于踏實了。”7月29日,記者在走訪延吉市解決“無籍房”問題工作進展情況時,深切感受到了森警小區居民們的激動心情。

位于鐵南的森警小區 季芳旭 攝
談起森警小區10年沒有解決的“產權證”問題,小區業主胡憲霞感觸頗深。“我們也是事后才知道被騙,開始一直說快了,后來就徹底找不到人。”胡憲霞說。森警小區是2008年竣工的,由于當年開發商欺騙老百姓,不僅11項稅費未繳納,最終還“逃之夭夭”失去聯系。開發商這一跑,三棟樓257戶業主房屋產權證的辦理問題也隨之石沉大海。由于長期無法取得產權證,“無籍房”不能上市交易、不能融資抵押,房子賣不出去,房價也急速下降,“無籍房”成了大家這十多年來最大的一塊心病。
為了解決“產權證”的問題,2018年,森警小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胡憲霞作為業主委員會的主任,代表居民到建工街道長林社區尋求幫助。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胡憲霞和其他居民代表來到信訪部門提交了訴求。
讓胡憲霞沒有想到的是,森警小區的“無籍房”問題得到了市里的領導的高度重視,接待了他們一行人,市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工作人員也隨即與他們取得聯系,詳細了解相關情況。
很快,森警小區被列入2018年解決“無籍房”目錄中。經過一系列的材料準備工作,2018年10月,森警小區業主委員會成功向延吉市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申請了不動產首次登記,并于同年11月30日辦完首次登記。

業主胡憲霞拿到了等了十年的房屋產權證 季芳旭 攝
2018年末,森警小區第一批147戶業主首先領取了產權證,緊接著,第二批95戶業主也在2019年7月拿到了產權證。目前,除了4戶業主因在國外不能回國,森警小區三棟樓的253戶業主都拿到了等待10年的產權證。他們的房子,不再是無籍房。
其實,為了有效解決延吉市“無籍房”問題,早在2016年10月,延吉市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成立之后,就已經著手開展全市“無籍房”問題小區的摸底排查工作。如今,經過近4年的努力,延吉市自然資源局圓滿地解決了62個項目、40175戶的存量“無籍房”問題,并全部辦理完首次登記(大照),現正逐步辦理分戶手續,其中10575戶業主已領取完不動產權證書。
延吉市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副主任樸龍洙介紹,目前,延吉市歷史遺留“無籍房”問題工作進展順利,主要面臨的困難是辦完首次登記后,后續為購房群眾辦理分戶手續的程序問題。許多“無籍房”項目開發企業已經缺失,辦理分戶手續時,買賣雙方共同申請中的“賣方”主體責任由誰來承擔的問題較為突出。針對該問題,不動產登記中心按照相關方案要求,開發企業失聯的項目,由小區業主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作為主體代辦后續手續,并根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等相關規定通過新聞媒體、門戶網站、登記機構辦公大廳進行為期15個工作日的公告,同時將失聯的開發企業及負責人列入黑名單,對其涉嫌違法的行為進行追責。
下一步,不動產登記中心將依托信訪聯席會平臺,信訪、自然、住建、房產、稅務等責任部門,持續推進為符合登記條件的項目和業主辦理分戶手續的工作。

位于鐵南的森警小區 季芳旭 攝
談起森警小區10年沒有解決的“產權證”問題,小區業主胡憲霞感觸頗深。“我們也是事后才知道被騙,開始一直說快了,后來就徹底找不到人。”胡憲霞說。森警小區是2008年竣工的,由于當年開發商欺騙老百姓,不僅11項稅費未繳納,最終還“逃之夭夭”失去聯系。開發商這一跑,三棟樓257戶業主房屋產權證的辦理問題也隨之石沉大海。由于長期無法取得產權證,“無籍房”不能上市交易、不能融資抵押,房子賣不出去,房價也急速下降,“無籍房”成了大家這十多年來最大的一塊心病。
為了解決“產權證”的問題,2018年,森警小區成立了業主委員會,胡憲霞作為業主委員會的主任,代表居民到建工街道長林社區尋求幫助。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胡憲霞和其他居民代表來到信訪部門提交了訴求。
讓胡憲霞沒有想到的是,森警小區的“無籍房”問題得到了市里的領導的高度重視,接待了他們一行人,市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的工作人員也隨即與他們取得聯系,詳細了解相關情況。
很快,森警小區被列入2018年解決“無籍房”目錄中。經過一系列的材料準備工作,2018年10月,森警小區業主委員會成功向延吉市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申請了不動產首次登記,并于同年11月30日辦完首次登記。

業主胡憲霞拿到了等了十年的房屋產權證 季芳旭 攝
2018年末,森警小區第一批147戶業主首先領取了產權證,緊接著,第二批95戶業主也在2019年7月拿到了產權證。目前,除了4戶業主因在國外不能回國,森警小區三棟樓的253戶業主都拿到了等待10年的產權證。他們的房子,不再是無籍房。
其實,為了有效解決延吉市“無籍房”問題,早在2016年10月,延吉市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成立之后,就已經著手開展全市“無籍房”問題小區的摸底排查工作。如今,經過近4年的努力,延吉市自然資源局圓滿地解決了62個項目、40175戶的存量“無籍房”問題,并全部辦理完首次登記(大照),現正逐步辦理分戶手續,其中10575戶業主已領取完不動產權證書。
延吉市自然資源局不動產登記中心副主任樸龍洙介紹,目前,延吉市歷史遺留“無籍房”問題工作進展順利,主要面臨的困難是辦完首次登記后,后續為購房群眾辦理分戶手續的程序問題。許多“無籍房”項目開發企業已經缺失,辦理分戶手續時,買賣雙方共同申請中的“賣方”主體責任由誰來承擔的問題較為突出。針對該問題,不動產登記中心按照相關方案要求,開發企業失聯的項目,由小區業主成立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作為主體代辦后續手續,并根據《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等相關規定通過新聞媒體、門戶網站、登記機構辦公大廳進行為期15個工作日的公告,同時將失聯的開發企業及負責人列入黑名單,對其涉嫌違法的行為進行追責。
下一步,不動產登記中心將依托信訪聯席會平臺,信訪、自然、住建、房產、稅務等責任部門,持續推進為符合登記條件的項目和業主辦理分戶手續的工作。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