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首批小學生復課 高中及中職學校全部復課
2020-06-08 標簽: 來源:延吉新聞網(wǎng) 作者:韓丹
延吉新聞網(wǎng)6月8日訊 6月8日,延吉市初中二年級、中職學校一年級和小學六年級開學復課,涉及中職學校2所、初中13所、小學22所、九年一貫學校3所的10366名學生。漫長的“寒假”終于結束,“小神獸們”終于歸籠了。久違的重逢,讓一切都顯得彌足珍貴。

北山小學開學第一天升旗儀式

中央小學學生進行紅外線人臉識別體溫檢測
一大早,結束漫長假期的小學生們在家長的陪伴下,笑意融融地來到闊別已久的學校。排隊、測溫、上交健康卡、按指定通道入校……復課第一天,延吉市的小學生們有序排隊、錯峰到校,秩序井然。與此同時,初二年級和中職一年級的學生們也回歸校園,迎來了久違的讀書聲、歡笑聲。

公園小學六年級學生進行紅外線測溫

建工小學六年級學生進行入校體溫檢測

進學小學學生在隔離通道進行體溫檢測
“我們今天終于開學了,能夠看到久別的老師和同學,感到特別幸福。”中央小學學生樸誠敏表達開學后激動地心情。記者在中央小學校門口看到,家長們笑容滿面地將孩子送進校園。“孩子們的假期終于結束了,今天不僅是孩子們開心,我們當家長的也非常高興。特別是一進校園能看到學校設置了安全隔離通道,能夠感受到學校從各方面全力以赴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安全的學習環(huán)境,當家長的非常放心。”中央小學家長金蓮表示。

新興小學學生進行紅外線測溫

河南小學學生入校體溫檢測

梨花小學學生入校測溫

朝陽小學學生入校測溫
校園內,學生們身著整潔的校服,規(guī)范佩戴口罩,沿著地面標志入校路線進入校園。各班主任在班級門口進行體溫復測并做好晨檢記錄。“我們學校以高度的責任感,做好了復課后的疫情防控工作,通過各種準備、演練,把復課后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做實做細,保證師生的安全,確保校園成為最安全的堡壘。”中央小學安全主任邊軍虎告訴記者。

延邊大學師范分院附屬小學學生間隔一米排隊入校測溫

延河小學學生入教學樓前進行手部消毒

東山小學學生在校門口測溫
為科學做好開學復課準備,各中小學不斷細化完善復學方案和應急預案,配齊備足防疫物資,做好校園消毒,確保每個環(huán)節(jié)可防可控。目前,衛(wèi)鍵部門已經(jīng)對全市所有已開學學段的教職工全部進行了核酸檢測,接下來也會陸續(xù)對即將開學復課的教職工進行核酸檢測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所有普通高中、中職學校的各學段學生已全部返校復課。

小營鎮(zhèn)中心小學校門口檢測體溫

春光小學檢測教師查看學生健康卡

煙集學校開學第一課

錦城小學學生上校車前體溫檢測

三道學校對六年級學生安全第一課教育

朝陽川朝陽小學學生入教室測溫

太陽學校學對學生進行復學第一課安全教育

職業(yè)高級中學一年級學生入校測溫

國際合作技術學校一年級復課實訓室演練

第三中學學生進行復學安全第一課教育

第八中學入學升旗儀式

第九中學八年級學生重返課堂

第十中學八年級學生入校體溫檢測

第十三中學學生進行入校第三次測溫登記

光華小學學生校門口檢測體溫

延新小學復學第一課觀看專題視頻

北山小學開學第一天升旗儀式

中央小學學生進行紅外線人臉識別體溫檢測

公園小學六年級學生進行紅外線測溫

建工小學六年級學生進行入校體溫檢測

進學小學學生在隔離通道進行體溫檢測

新興小學學生進行紅外線測溫

河南小學學生入校體溫檢測

梨花小學學生入校測溫

朝陽小學學生入校測溫

延邊大學師范分院附屬小學學生間隔一米排隊入校測溫

延河小學學生入教學樓前進行手部消毒

東山小學學生在校門口測溫

小營鎮(zhèn)中心小學校門口檢測體溫

春光小學檢測教師查看學生健康卡

煙集學校開學第一課

錦城小學學生上校車前體溫檢測

三道學校對六年級學生安全第一課教育

朝陽川朝陽小學學生入教室測溫

太陽學校學對學生進行復學第一課安全教育

職業(yè)高級中學一年級學生入校測溫

國際合作技術學校一年級復課實訓室演練

第三中學學生進行復學安全第一課教育

第八中學入學升旗儀式

第九中學八年級學生重返課堂

第十中學八年級學生入校體溫檢測

第十三中學學生進行入校第三次測溫登記

光華小學學生校門口檢測體溫

延新小學復學第一課觀看專題視頻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wǎng)》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wǎng)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wǎng)所有,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jīng)被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wǎng)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wǎng)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