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師生的戰“疫”故事 看了暖心又感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有很多逆行者帶給我們溫暖,也有很多老師和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他們犧牲了假期休息時間,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們做的事算不上驚天動地,但他們,值得我們記住。
發揮專業優勢 為戰“疫”高歌

第四中學孫昕老師參與公益歌曲錄制

第四中學教師傾情助力 傳遞能力

第四中學教師傾情助力 傳遞能力
“能夠參與這首公益歌曲的錄制,并把它獻給奮戰在防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最美逆行者,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延吉市第四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孫昕激動地說道。
在舉國上下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際,孫昕一直在思考如何發揮專業所長,為這場防控戰役盡己之力、主動作為。在了解到我州三名文藝工作者已經創作抗擊新冠病毒公益歌曲《愿你平安》,卻苦于特殊時期錄制困難時,孫昕主動聯系了他們并擔起拍攝制作之責。做好防護措施、扛起攝像機,持續數小時的攝錄工作,讓孫昕的衣衫被汗水浸濕,但他仍堅持一遍一遍的錄制,只為獲取最佳效果。
2月2日,由延邊州委老干部局、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第四中學、市文化館共同制作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公益歌曲《愿你平安》正式上線,目前通過各種線上平臺播放點擊量已過萬。
戰“疫”中的園丁保健醫生

董姝寧隨時記錄著當日需要整理的數據內容
“疫情就是命令,身為一名醫者,愿盡綿薄之力,與國家共渡難關!”近半個月以來,依蘭幼兒園保健醫生董姝寧每天都要從晚上八點忙碌到深夜,以保證完成全園師生疫情統計匯報及微信平臺的健康宣傳教育編輯工作。
由于需要照顧剛過一周歲的孩子,白天沒有連續的時間工作,董姝寧就把每日的重點工作隨時記錄,等孩子入睡后再進行編輯、整理。反復校對表格中的數字、編輯第二天需要在微信公眾號中推送的防控知識……董姝寧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怕吵醒身邊的孩子,實在感覺到乏累她才敢輕微的挪動身體。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做好每一次的數據匯總,選好最有價值的幼兒宣傳知識是我應盡的職責。”董姝寧說道。
愛心口罩 傳遞溫情

朝陽川鎮光華小學霍琪教師為值班人員送去口罩
“他們奮斗在第一線,只有他們安全了,我們的安全才能保障,盡自己一點綿薄之力,對我來說是一種幸福。”在得知學校一線工作者缺乏口罩的消息后,2月7日一大早,朝陽川鎮光華小學安全處副主任霍琪立刻將自己為家人購置的30個口罩,送到學校警務室值班工作人員手中。
學校警衛室是校園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大門,承擔著人員登記、防控宣傳、測量體溫、按時消毒等一線工作。“在口罩等防護物資依然緊缺的情況下,能收到來自霍主任贈送的口罩,心理滿滿的都是溫暖。”光華小學警務室工作人員接過口罩激動地說。
不讓疫情進校園 我守校有責

新苗幼兒園安保人員王寒松對值班教師進行體溫檢測
雖然在新苗幼兒園工作還不到一年,但王寒松早已把這里當成自己第二個家,熱心、直率的性格讓同事們也親切的稱他為“王師傅”。
“今年的寒假與以往不同,在做好常規的幼兒園安保、值守工作的同時,防控疫情是頭等大事”。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后,為了讓前一天值夜班的大爺早點回家,王寒松每天都提前40分鐘來到幼兒園,配戴好口罩、消毒噴灑、檢查電子體溫計、整理《值班人員登記表》,七點左右便開始了一天的值守工作。
“值班教師入園必須佩戴口罩、并進行體溫檢測、登記在冊,往來郵件、報刊要全面消毒。”作為一名普通的校園安保人員,王寒松走在防控一線,他覺得能夠在這個時期為守護家園做一些貢獻,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名普通黨員教師的責任擔當

趙玉花老師假期的一天生活
中央小學的黨員教師趙玉花是2年級2班的班主任。自疫情發生以來,她每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
清晨一大早,趙玉花就開始在線上“家長群”中提醒家長們在群里報告新增返回學生姓名、現居住地點、有無發熱情況,如若家長沒有及時回復,還要通過短信提醒、打電話通知,一一核實清楚。早上9點,趙老師在線上為學生的假期學習答疑解惑。每天下午,趙老師還要視頻連線學生和家長,合理安排作息,將關心送到孩子們家里。晚上7點,教研組的教師們要一同進行微信“視頻會議”,及時傳達防疫工作,共同商討后期學生學習的內容與方式。直到深夜,趙老師才終于有時間關心一下正在讀初三的兒子。
暖心伴讀 陪伴學生每一天

北山小學創新開設“共同戰‘疫’,從不孤‘讀’”線上語音教育活動
“親愛的同學們,好久不見。此時此刻不論你身在何處,老師始終牽掛著大家……”隨著溫和娓娓的聲音從手機里飄出,延吉市北山小學四年五班的吳美萱高興地跳起來,拍手歡呼:“這是我們科學老師楊老師,是她在講故事!”
2020年春節歡慶熱鬧的氣氛被“新型冠狀病毒”蒙上了陰影,更擾亂了孩子們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北山小學通過與教師交流,了解到許多家長的焦慮,他們紛紛說家里的孩子仿佛感受到了最近的嚴峻氣氛,卻又對疫情懵懵懂懂。新型冠狀病毒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給他們講這種病毒?
為此,北山小學創新開設“共同戰‘疫’,從不孤‘讀’”線上語音教育活動,發動全體師生及家長形成“暖心伴讀”聯盟,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為傳播渠道,讓孩子們認識病毒,提高認識,保護好自己,并主動配合家長講衛生、勤鍛煉,一起加油“趕走”病毒。如今,北山小學4200余名學生足不出戶,就能收聽楊華杰老師的音頻故事了。目前該欄目網上收聽率已達7000余次。
小小手抄報 爭當防疫宣傳員

延新小學少先隊員精心描繪手抄報宣傳 爭做小小宣傳員
“武漢加油”“延邊加油”“白衣天使加油”,一幅幅來自孩子們精心描繪的手抄畫傳遞了少先隊員們最溫暖、最響亮的聲音。日前,延吉市延新小學的少先隊員們紛紛拿起手中的畫筆,為祖國、為武漢、為家鄉延邊描繪出一幅幅抗擊疫情的動人畫面。還有的小朋友戴起口罩、手拿知識手冊,通過錄制抖音、微信短視頻的形式積極通過網絡向大家宣傳“勤洗手”“少出門”“出門必戴口罩”“抗擊病毒 人人有責”等防疫小知識。
行走在一線 為的是保校園平安

教育局工作人員赴一線開展督查工作
“您好,我是教育局工作人員,培訓學校已經處于關停狀態了吧?大門張貼的暫停辦學通知書有些破損,我們重新幫你們張貼好。” “今天上午,我們先前往六一、向陽、新苗和新蕾幼兒園進行監督檢查,重點檢查值班人員是否佩戴口罩、值班記錄登記等工作。”“大爺,值班辛苦了!這份值班人員臺賬記錄的很詳細,不過日期這務必要把時間精確至幾時幾分。” ……
為確保疫情期間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校外培訓機構停止一切聚集性教育教學、提前返校、開學和補課活動,保證各類學校場館24小時全面封閉,教育局機關干部全力以赴、深入一線,自1月26日起,由市教育局法制科、成職教科、學前辦、安全科組成的教育局督察組,共出動150人次,對全市44所中小學、11所公辦幼兒園、137所校外培訓機構、89所民辦幼兒園、在職教師是否存在違規辦班情況以及門衛安全值守情況進行全面排查,確保學校不開課、學生不聚集、校園全封閉,最大限度阻斷了疫情傳播和擴散渠道。
發揮專業優勢 為戰“疫”高歌

第四中學孫昕老師參與公益歌曲錄制

第四中學教師傾情助力 傳遞能力

第四中學教師傾情助力 傳遞能力
“能夠參與這首公益歌曲的錄制,并把它獻給奮戰在防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最美逆行者,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延吉市第四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孫昕激動地說道。
在舉國上下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之際,孫昕一直在思考如何發揮專業所長,為這場防控戰役盡己之力、主動作為。在了解到我州三名文藝工作者已經創作抗擊新冠病毒公益歌曲《愿你平安》,卻苦于特殊時期錄制困難時,孫昕主動聯系了他們并擔起拍攝制作之責。做好防護措施、扛起攝像機,持續數小時的攝錄工作,讓孫昕的衣衫被汗水浸濕,但他仍堅持一遍一遍的錄制,只為獲取最佳效果。
2月2日,由延邊州委老干部局、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市第四中學、市文化館共同制作的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公益歌曲《愿你平安》正式上線,目前通過各種線上平臺播放點擊量已過萬。
戰“疫”中的園丁保健醫生

董姝寧隨時記錄著當日需要整理的數據內容
“疫情就是命令,身為一名醫者,愿盡綿薄之力,與國家共渡難關!”近半個月以來,依蘭幼兒園保健醫生董姝寧每天都要從晚上八點忙碌到深夜,以保證完成全園師生疫情統計匯報及微信平臺的健康宣傳教育編輯工作。
由于需要照顧剛過一周歲的孩子,白天沒有連續的時間工作,董姝寧就把每日的重點工作隨時記錄,等孩子入睡后再進行編輯、整理。反復校對表格中的數字、編輯第二天需要在微信公眾號中推送的防控知識……董姝寧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怕吵醒身邊的孩子,實在感覺到乏累她才敢輕微的挪動身體。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做好每一次的數據匯總,選好最有價值的幼兒宣傳知識是我應盡的職責。”董姝寧說道。
愛心口罩 傳遞溫情

朝陽川鎮光華小學霍琪教師為值班人員送去口罩
“他們奮斗在第一線,只有他們安全了,我們的安全才能保障,盡自己一點綿薄之力,對我來說是一種幸福。”在得知學校一線工作者缺乏口罩的消息后,2月7日一大早,朝陽川鎮光華小學安全處副主任霍琪立刻將自己為家人購置的30個口罩,送到學校警務室值班工作人員手中。
學校警衛室是校園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大門,承擔著人員登記、防控宣傳、測量體溫、按時消毒等一線工作。“在口罩等防護物資依然緊缺的情況下,能收到來自霍主任贈送的口罩,心理滿滿的都是溫暖。”光華小學警務室工作人員接過口罩激動地說。
不讓疫情進校園 我守校有責

新苗幼兒園安保人員王寒松對值班教師進行體溫檢測
雖然在新苗幼兒園工作還不到一年,但王寒松早已把這里當成自己第二個家,熱心、直率的性格讓同事們也親切的稱他為“王師傅”。
“今年的寒假與以往不同,在做好常規的幼兒園安保、值守工作的同時,防控疫情是頭等大事”。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后,為了讓前一天值夜班的大爺早點回家,王寒松每天都提前40分鐘來到幼兒園,配戴好口罩、消毒噴灑、檢查電子體溫計、整理《值班人員登記表》,七點左右便開始了一天的值守工作。
“值班教師入園必須佩戴口罩、并進行體溫檢測、登記在冊,往來郵件、報刊要全面消毒。”作為一名普通的校園安保人員,王寒松走在防控一線,他覺得能夠在這個時期為守護家園做一些貢獻,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名普通黨員教師的責任擔當

趙玉花老師假期的一天生活
中央小學的黨員教師趙玉花是2年級2班的班主任。自疫情發生以來,她每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
清晨一大早,趙玉花就開始在線上“家長群”中提醒家長們在群里報告新增返回學生姓名、現居住地點、有無發熱情況,如若家長沒有及時回復,還要通過短信提醒、打電話通知,一一核實清楚。早上9點,趙老師在線上為學生的假期學習答疑解惑。每天下午,趙老師還要視頻連線學生和家長,合理安排作息,將關心送到孩子們家里。晚上7點,教研組的教師們要一同進行微信“視頻會議”,及時傳達防疫工作,共同商討后期學生學習的內容與方式。直到深夜,趙老師才終于有時間關心一下正在讀初三的兒子。
暖心伴讀 陪伴學生每一天

北山小學創新開設“共同戰‘疫’,從不孤‘讀’”線上語音教育活動
“親愛的同學們,好久不見。此時此刻不論你身在何處,老師始終牽掛著大家……”隨著溫和娓娓的聲音從手機里飄出,延吉市北山小學四年五班的吳美萱高興地跳起來,拍手歡呼:“這是我們科學老師楊老師,是她在講故事!”
2020年春節歡慶熱鬧的氣氛被“新型冠狀病毒”蒙上了陰影,更擾亂了孩子們豐富多彩的假期生活。北山小學通過與教師交流,了解到許多家長的焦慮,他們紛紛說家里的孩子仿佛感受到了最近的嚴峻氣氛,卻又對疫情懵懵懂懂。新型冠狀病毒看不見、摸不著,怎么給他們講這種病毒?
為此,北山小學創新開設“共同戰‘疫’,從不孤‘讀’”線上語音教育活動,發動全體師生及家長形成“暖心伴讀”聯盟,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為傳播渠道,讓孩子們認識病毒,提高認識,保護好自己,并主動配合家長講衛生、勤鍛煉,一起加油“趕走”病毒。如今,北山小學4200余名學生足不出戶,就能收聽楊華杰老師的音頻故事了。目前該欄目網上收聽率已達7000余次。
小小手抄報 爭當防疫宣傳員

延新小學少先隊員精心描繪手抄報宣傳 爭做小小宣傳員
“武漢加油”“延邊加油”“白衣天使加油”,一幅幅來自孩子們精心描繪的手抄畫傳遞了少先隊員們最溫暖、最響亮的聲音。日前,延吉市延新小學的少先隊員們紛紛拿起手中的畫筆,為祖國、為武漢、為家鄉延邊描繪出一幅幅抗擊疫情的動人畫面。還有的小朋友戴起口罩、手拿知識手冊,通過錄制抖音、微信短視頻的形式積極通過網絡向大家宣傳“勤洗手”“少出門”“出門必戴口罩”“抗擊病毒 人人有責”等防疫小知識。
行走在一線 為的是保校園平安

教育局工作人員赴一線開展督查工作
“您好,我是教育局工作人員,培訓學校已經處于關停狀態了吧?大門張貼的暫停辦學通知書有些破損,我們重新幫你們張貼好。” “今天上午,我們先前往六一、向陽、新苗和新蕾幼兒園進行監督檢查,重點檢查值班人員是否佩戴口罩、值班記錄登記等工作。”“大爺,值班辛苦了!這份值班人員臺賬記錄的很詳細,不過日期這務必要把時間精確至幾時幾分。” ……
為確保疫情期間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校外培訓機構停止一切聚集性教育教學、提前返校、開學和補課活動,保證各類學校場館24小時全面封閉,教育局機關干部全力以赴、深入一線,自1月26日起,由市教育局法制科、成職教科、學前辦、安全科組成的教育局督察組,共出動150人次,對全市44所中小學、11所公辦幼兒園、137所校外培訓機構、89所民辦幼兒園、在職教師是否存在違規辦班情況以及門衛安全值守情況進行全面排查,確保學校不開課、學生不聚集、校園全封閉,最大限度阻斷了疫情傳播和擴散渠道。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