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提醒】突發疫情時普通人如何調整心理壓力
延吉新聞網2月5日訊(記者 付楊)近日,延吉市出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給大家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焦慮與恐慌,甚至有可能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面對疫情我們該如何調整心理壓力呢?疾控部門給出以下建議:
靜下心來,安排好生活
危機事件的發生總是讓人手忙腳亂,因此,維持生活作息的規律是處理危機的必要條件,你可以列出一些自己想做卻沒做的事情,靜下心來安排一個“假期計劃”。
減少因訊息帶來的心理負擔
在危機時期,盡量控制自己每天關注有關信息不超過一小時,尤其控制睡前輸入。同時關注官方媒體消息,不聽信小道消息。爆炸式訊息的輸送,會讓我們陷入信息疲憊,進入“心理失控”狀態。
接納自己擁有各種各樣的情緒狀態
允許自己這段時間有情緒,告訴自己,出現焦慮和恐慌的情緒,都是正常的反應。不指責、苛責自己的情緒。在煩躁不安時,先采取一些方法來鎮定自己。比如自己哭一哭,或者寫下來。
做靜觀練習和運動
如靜觀呼吸練習或冥想音樂,具有療愈作用。同時在空氣流通的室內,可以做些室內運動,放一些適合室內的有節奏感的音樂,全家人一起跳操等。
建立正向思維
積極面對,不要只往壞處看。保持理性的態度,雖然疫情存在,但我已經做好了足夠的自我防護。即使遇到了困難,我也相信,這一切都會過去。對前景充滿期待,也不要忽略身邊的美好事物,享受親人的陪伴。
出現下列行為,可以尋求專業心理咨詢
恐懼、無法感覺安全、對自己或他人喪失信心等等。

靜下心來,安排好生活
危機事件的發生總是讓人手忙腳亂,因此,維持生活作息的規律是處理危機的必要條件,你可以列出一些自己想做卻沒做的事情,靜下心來安排一個“假期計劃”。
減少因訊息帶來的心理負擔
在危機時期,盡量控制自己每天關注有關信息不超過一小時,尤其控制睡前輸入。同時關注官方媒體消息,不聽信小道消息。爆炸式訊息的輸送,會讓我們陷入信息疲憊,進入“心理失控”狀態。
接納自己擁有各種各樣的情緒狀態
允許自己這段時間有情緒,告訴自己,出現焦慮和恐慌的情緒,都是正常的反應。不指責、苛責自己的情緒。在煩躁不安時,先采取一些方法來鎮定自己。比如自己哭一哭,或者寫下來。

做靜觀練習和運動
如靜觀呼吸練習或冥想音樂,具有療愈作用。同時在空氣流通的室內,可以做些室內運動,放一些適合室內的有節奏感的音樂,全家人一起跳操等。
建立正向思維
積極面對,不要只往壞處看。保持理性的態度,雖然疫情存在,但我已經做好了足夠的自我防護。即使遇到了困難,我也相信,這一切都會過去。對前景充滿期待,也不要忽略身邊的美好事物,享受親人的陪伴。
出現下列行為,可以尋求專業心理咨詢
恐懼、無法感覺安全、對自己或他人喪失信心等等。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