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科普】東北冷渦
2019-07-03 標簽: 來源:吉林防汛抗旱
東北冷渦
東北冷渦是造成東北地區低溫冷害、持續陰雨洪澇、冰雹和雷雨大風等突發性強對流天氣的重要天氣系統,對東北地區的天氣氣候有重大影響。他的老家在東北,在這一范圍內產生天氣影響;生成后也集中在東北地區及其附近上空活動。東北冷渦是一個冷性氣柱,在500百帕天氣圖上至少能分析出一條閉合等壓線,并有冷中心或明顯冷槽配合;這個冷性氣柱呈逆時針方向且不斷旋轉,在它旋轉的過程中,會有一股股冷空氣甩出來,產生降水。由于東北冷渦是個深厚的天氣系統,移動緩慢維持時間比較長,其影響一般為3~5天,甚至更長。
時空分布
東北冷渦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現,但夏季出現的幾率要明顯大于冬季。東北冷渦活動的最大密集帶從4月份開始逐漸向南移動。冷渦密集區初春主要在東北平原的北部,大約位于北緯52度左右,且呈緯向分布。另一個主要的密集區位于東北平原的中部和西北日本海沿岸。一般情況下,在北緯40-45度區域內的東北冷渦常常給遼寧帶來連續幾天的間斷性降水、持續多日的氣溫下降天氣,40-45度區域內的東北冷渦在初春時節出現頻率較低。
影響天氣與危害
東北冷渦是從地面到6000米上空的一個冷性氣柱,在500百帕天氣圖上至少能分析出一條閉合等高線,并有冷中心或明顯冷槽配合。冷渦中的空氣柱處于上冷下暖的不穩定狀態,常會產生陣雨、雷陣雨甚至雷雨大風或冰雹等不穩定天氣,有時,強烈發展的冷渦也會造成較大范圍的暴雨天氣。由于東北冷渦是個深厚的天氣系統,移動緩慢維持時間比較長,一般為3~5天,最長可達10余天,帶來連續數日的低溫陰雨天氣,或造成連續數天的陣性降雨天氣。

東北冷渦是造成東北地區低溫冷害、持續降雨洪澇、冰雹和雷雨大風等突發性強對流天氣的重要天氣系統,對東北地區的天氣氣候有重大影響。
春夏季節出現的東北冷渦天氣,對農牧業生產危害極大。因氣溫偏低影響水稻、高粱、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春播或幼苗的發育生長,因而造成秋糧減產。在牧區,牧草不能及時返青,牛羊由于飼料不足而掉膘。根據低溫出現的時間不同,對農作物造成的影響亦不同。6月份的低溫使農作物不能正常生長而推遲生育期;8月份農作物正處在灌漿乳熟干物質積累階段,正需溫度高,陽光充足的天氣,低溫易造成籽粒不飽滿或空殼而減產。
近年出現情況
2008年3月24-28日,東北冷渦造成了遼寧持續5天的連續性小雨或雨夾雪天氣,24-2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4.5毫米,居歷史同期第六位,冷渦影響期間全省平均氣溫為4℃,較前期下降了2.4℃。從統計分析資料來看,初春季節出現如此偏南且維持時間較長的東北冷渦屬歷史少見,歷史上僅在1975年3月29-31日、1994年3月24-25日、1997年3月29-30日出現過,為十年一遇。
氣候影響
01
梅雨期東北冷渦和降水量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東北冷渦越強,梅雨量很可能偏多,東北冷渦越弱,梅雨量很可能偏少。
02
東北冷渦強年,東北冷渦引導北方“干冷”空氣南侵,與低層強盛西南暖濕氣流在梅雨區北緣交匯,形成“上千下濕”的不穩定層結,在上升運動的觸發下,最終導致梅雨量偏多;東北冷渦弱年情況正好相反。
03
前期北太平洋海溫的異??赡苁菍е旅酚昶跂|北冷渦異常的因素之一。夏季的海陸熱力對比對東北冷渦起著促進作用,而冬季的對東北冷渦起著抑制作用。

東北冷渦是造成東北地區低溫冷害、持續陰雨洪澇、冰雹和雷雨大風等突發性強對流天氣的重要天氣系統,對東北地區的天氣氣候有重大影響。他的老家在東北,在這一范圍內產生天氣影響;生成后也集中在東北地區及其附近上空活動。東北冷渦是一個冷性氣柱,在500百帕天氣圖上至少能分析出一條閉合等壓線,并有冷中心或明顯冷槽配合;這個冷性氣柱呈逆時針方向且不斷旋轉,在它旋轉的過程中,會有一股股冷空氣甩出來,產生降水。由于東北冷渦是個深厚的天氣系統,移動緩慢維持時間比較長,其影響一般為3~5天,甚至更長。
時空分布
東北冷渦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現,但夏季出現的幾率要明顯大于冬季。東北冷渦活動的最大密集帶從4月份開始逐漸向南移動。冷渦密集區初春主要在東北平原的北部,大約位于北緯52度左右,且呈緯向分布。另一個主要的密集區位于東北平原的中部和西北日本海沿岸。一般情況下,在北緯40-45度區域內的東北冷渦常常給遼寧帶來連續幾天的間斷性降水、持續多日的氣溫下降天氣,40-45度區域內的東北冷渦在初春時節出現頻率較低。
影響天氣與危害
東北冷渦是從地面到6000米上空的一個冷性氣柱,在500百帕天氣圖上至少能分析出一條閉合等高線,并有冷中心或明顯冷槽配合。冷渦中的空氣柱處于上冷下暖的不穩定狀態,常會產生陣雨、雷陣雨甚至雷雨大風或冰雹等不穩定天氣,有時,強烈發展的冷渦也會造成較大范圍的暴雨天氣。由于東北冷渦是個深厚的天氣系統,移動緩慢維持時間比較長,一般為3~5天,最長可達10余天,帶來連續數日的低溫陰雨天氣,或造成連續數天的陣性降雨天氣。

春夏季節出現的東北冷渦天氣,對農牧業生產危害極大。因氣溫偏低影響水稻、高粱、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春播或幼苗的發育生長,因而造成秋糧減產。在牧區,牧草不能及時返青,牛羊由于飼料不足而掉膘。根據低溫出現的時間不同,對農作物造成的影響亦不同。6月份的低溫使農作物不能正常生長而推遲生育期;8月份農作物正處在灌漿乳熟干物質積累階段,正需溫度高,陽光充足的天氣,低溫易造成籽粒不飽滿或空殼而減產。
近年出現情況
2008年3月24-28日,東北冷渦造成了遼寧持續5天的連續性小雨或雨夾雪天氣,24-28日全省平均降水量4.5毫米,居歷史同期第六位,冷渦影響期間全省平均氣溫為4℃,較前期下降了2.4℃。從統計分析資料來看,初春季節出現如此偏南且維持時間較長的東北冷渦屬歷史少見,歷史上僅在1975年3月29-31日、1994年3月24-25日、1997年3月29-30日出現過,為十年一遇。
氣候影響
01
梅雨期東北冷渦和降水量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東北冷渦越強,梅雨量很可能偏多,東北冷渦越弱,梅雨量很可能偏少。
02
東北冷渦強年,東北冷渦引導北方“干冷”空氣南侵,與低層強盛西南暖濕氣流在梅雨區北緣交匯,形成“上千下濕”的不穩定層結,在上升運動的觸發下,最終導致梅雨量偏多;東北冷渦弱年情況正好相反。
03
前期北太平洋海溫的異??赡苁菍е旅酚昶跂|北冷渦異常的因素之一。夏季的海陸熱力對比對東北冷渦起著促進作用,而冬季的對東北冷渦起著抑制作用。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