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實事】延吉市著力改善貧困群眾居住條件
2018年,延吉市繼續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公租房建設,一大批民生項目和惠民工程相繼實施,讓越來越多的群眾住進新居,改善了他們的居住條件。
遲永芹今年58歲,丈夫去世多年,她自己又患病,平時靠打零工維持生活,家庭經濟條件困難,以前每到冬天都是她最難熬的時候。“搬進來之前,我一直租的是平房,冬天得撿柴火燒火,可就算生了火、燒了炕,屋子里也不暖和。”說起從前的光景,遲永芹眉頭緊鎖。

遲永芹的新家 翟宇佳 攝
從2016年開始,延吉市擴大住房保障覆蓋面,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2760元,有延吉市戶口的無房戶納入公租房保障范圍。因各項條件都附合規定,遲永芹成功申請到了一套近50平方米的公租房。2018年10月,遲永芹搬進了這間位于延河水岸小區的新房里。“屋里都是裝修好的,取暖還特別好,做夢也沒想到能住進這么好的房子里。”遲永芹笑著說。
像遲永芹這樣的受益人還有很多。2018年,延吉市建設公共租賃住房結轉項目共566套、面積2.92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全部完工并已完成裝修,分配完畢。目前,全市有3700多套公租房,基本達到了應保盡保。
1月3日,記者來到位于友誼路北側、清新北街西側的延東新居小區,7棟住宅樓已經全部竣工。作為延吉市棚改集中安置小區,小區交付使用后,將有近400戶棚戶區居民搬到這里生活。

延東新居小區 翟宇佳 攝
據延吉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偉介紹,延東新居小區是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進老城區、棚戶區改造工作的背景下進行開發的。該項目占地面積是278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3700平方米,建設有2棟高層,5棟多層,共有住宅419套。目前小區已經通過相關部門的質量驗收,并且向業主發放鑰匙。
據了解,近三年,延吉市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對以東七路終點地塊、東新村地塊為代表的25個地塊進行了改造工作,共計改造10019套、征收房屋面積62.02萬平方米,其中回遷安置5107套、貨幣補償4912套,已全部開工建設。截至目前交工2704套。同時,延吉市采取集中安置的方式建設回遷樓,安置住房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大大縮短了安置周期,切實為回遷安置居民打造精品小區,改善他們的住房條件。
【責編 魏玉華 李軍廣】
遲永芹今年58歲,丈夫去世多年,她自己又患病,平時靠打零工維持生活,家庭經濟條件困難,以前每到冬天都是她最難熬的時候。“搬進來之前,我一直租的是平房,冬天得撿柴火燒火,可就算生了火、燒了炕,屋子里也不暖和。”說起從前的光景,遲永芹眉頭緊鎖。

遲永芹的新家 翟宇佳 攝
像遲永芹這樣的受益人還有很多。2018年,延吉市建設公共租賃住房結轉項目共566套、面積2.92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全部完工并已完成裝修,分配完畢。目前,全市有3700多套公租房,基本達到了應保盡保。
1月3日,記者來到位于友誼路北側、清新北街西側的延東新居小區,7棟住宅樓已經全部竣工。作為延吉市棚改集中安置小區,小區交付使用后,將有近400戶棚戶區居民搬到這里生活。

延東新居小區 翟宇佳 攝
據了解,近三年,延吉市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對以東七路終點地塊、東新村地塊為代表的25個地塊進行了改造工作,共計改造10019套、征收房屋面積62.02萬平方米,其中回遷安置5107套、貨幣補償4912套,已全部開工建設。截至目前交工2704套。同時,延吉市采取集中安置的方式建設回遷樓,安置住房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大大縮短了安置周期,切實為回遷安置居民打造精品小區,改善他們的住房條件。
【責編 魏玉華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