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實事】多管齊下 延吉市貧困村全部出列
延吉市共有4個鎮,56個行政村,其中,貧困村10個。截至2018年8月,全市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06戶952人。
2018年,延吉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關于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科學謀劃多管齊下,狠抓落實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8年底,延吉市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脫貧561戶862人,未脫貧0戶0人,自然減員90人,1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延吉市脫貧任務全部完成,農村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的0.8%下降到0。
扶貧產業項目為主導 推動村實體經濟發展
臨近年關,延吉市朝陽川鎮柳新村村部內喜氣洋洋,貧困戶們正在領取村里光伏發電的產業項目分紅。大家拿著紅包,喜笑顏開。貧困戶張發明領到了800元的分紅款,他高興地說:“村里越來越好,我們貧困戶也跟著沾光,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

柳新村村民手拿產業分紅高興得合不攏嘴 王曉彤 攝
柳新村駐村第一書記荊偉告訴記者,村里的300KW光伏發電項目共有1112塊光伏發電板,占地一萬平方米,截至現在,該項目已經發電28萬度。2018年,貧困戶們共分到了8萬余元的光伏發電項目分紅款,平均每人增收1500元。
看著貧困戶們牢牢地握著分紅款,荊偉非常高興,他說,2018年年底,柳新村的貧困戶們終于都脫了貧,柳新村脫貧,不再是貧困村了。

柳新村光伏發電項目 王曉彤 攝
柳新村光伏發電只是延吉市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2018年,延吉市借產業扶貧之勢,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使用各級專項扶貧資金5034.6萬元,實施各類扶貧開發項目41個,不僅使全市農村的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在農民脫貧致富方面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全市貧困人口產業項目覆蓋率達到100%。
改善住房條件 貧困戶喜遷新居
王蓮粉家住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因患多種疾病,王蓮粉是村里的貧困戶。2018年,她告別了居住幾十年的茅草房,搬進了村里為她改造的磚瓦房。看著溫暖明亮的新房,王蓮粉十分激動,她說:“以前的房子低矮狹小,光線不好還漏風,現在的房子寬敞明亮,我得保重身體,多活幾年。”

王蓮粉住進新房 喜笑顏開 王曉彤 攝
“這幾年,村里很多貧困戶都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住進了新房子,住得暖,吃得飽,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五鳳村駐村工作隊隊員王劭博驕傲地說。除了危房改造,村基礎設施建設也越來越好,小橋流水扶貧產業成了村里的“聚寶盆”,村子的人氣越來越旺了。
2018年,延吉市穩步開展危房改造工作,申請地方財政以兜底方式解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14戶,并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政策,完成十個貧困村267戶農村房屋的維護工作。接下來,延吉市將及時協調相關部門,組織發放危房改造補助資金。
借醫療扶貧之力 切斷因病致貧根源
延吉市貧困戶大多為因病、因殘致貧。2018年,延吉市投入兜底保障資金360萬元,將農村戶籍60周歲及以上參合人員納入了醫療優惠政策,鎮中心衛生院住院報銷比例由85%提高到95%,縣級公立醫院住院報銷比例由75%提高到95%,全市貧困人口新農合參合率、慢性病藥品報銷比例、定點醫院門診報銷比例、定點醫院住院報銷比例、家庭醫生覆蓋率均達到100%。
同時,延吉市公開招聘26名醫務人員,為每個村建設1個標準化衛生室、配備1名村醫,探索建立家庭病房,形成與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對一的醫療救治體系,農村居民的醫療保障水平實現全面提升。
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延吉市加快項目推進力度,加大問題整改力度,加大幫扶力度,多管齊下,貧困村已全部出列,脫貧任務全面完成。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2018年,延吉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關于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科學謀劃多管齊下,狠抓落實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2018年底,延吉市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脫貧561戶862人,未脫貧0戶0人,自然減員90人,1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延吉市脫貧任務全部完成,農村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的0.8%下降到0。
扶貧產業項目為主導 推動村實體經濟發展
臨近年關,延吉市朝陽川鎮柳新村村部內喜氣洋洋,貧困戶們正在領取村里光伏發電的產業項目分紅。大家拿著紅包,喜笑顏開。貧困戶張發明領到了800元的分紅款,他高興地說:“村里越來越好,我們貧困戶也跟著沾光,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

柳新村村民手拿產業分紅高興得合不攏嘴 王曉彤 攝
看著貧困戶們牢牢地握著分紅款,荊偉非常高興,他說,2018年年底,柳新村的貧困戶們終于都脫了貧,柳新村脫貧,不再是貧困村了。

柳新村光伏發電項目 王曉彤 攝
改善住房條件 貧困戶喜遷新居
王蓮粉家住延吉市小營鎮五鳳村,因患多種疾病,王蓮粉是村里的貧困戶。2018年,她告別了居住幾十年的茅草房,搬進了村里為她改造的磚瓦房。看著溫暖明亮的新房,王蓮粉十分激動,她說:“以前的房子低矮狹小,光線不好還漏風,現在的房子寬敞明亮,我得保重身體,多活幾年。”

王蓮粉住進新房 喜笑顏開 王曉彤 攝
2018年,延吉市穩步開展危房改造工作,申請地方財政以兜底方式解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114戶,并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政策,完成十個貧困村267戶農村房屋的維護工作。接下來,延吉市將及時協調相關部門,組織發放危房改造補助資金。
借醫療扶貧之力 切斷因病致貧根源
延吉市貧困戶大多為因病、因殘致貧。2018年,延吉市投入兜底保障資金360萬元,將農村戶籍60周歲及以上參合人員納入了醫療優惠政策,鎮中心衛生院住院報銷比例由85%提高到95%,縣級公立醫院住院報銷比例由75%提高到95%,全市貧困人口新農合參合率、慢性病藥品報銷比例、定點醫院門診報銷比例、定點醫院住院報銷比例、家庭醫生覆蓋率均達到100%。
同時,延吉市公開招聘26名醫務人員,為每個村建設1個標準化衛生室、配備1名村醫,探索建立家庭病房,形成與建檔立卡貧困戶一對一的醫療救治體系,農村居民的醫療保障水平實現全面提升。
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延吉市加快項目推進力度,加大問題整改力度,加大幫扶力度,多管齊下,貧困村已全部出列,脫貧任務全面完成。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