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車輛被“盜” 法官趕赴長春成功追回
延吉新聞網6月13日訊(記者 季芳旭)被法院保全車輛卻被案外人“偷走”,又遭遇“案中案”,經過一波三折的執行過程,最終延吉市法院的法官于近日成功追回車輛。
2014年8月18日,張某、金某以做生意急需用款為由向任某借款人民幣10萬元。2016年8月,始終沒有收到還款的任某將張、金二人訴至延吉市法院,要求其即刻還款。2016年11月,經法院審理判決,張某、金某應返還任某借款本金10萬元并支付逾期利息以及訴訟費。然而,判決生效后,張某、金某遲遲不履行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給付義務,無奈之下,申請人任某于2017年3月向延吉市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法官與當事人釋法明理
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執行法官通過網絡查控發現被執行人張某并無房產,但其名下有一輛汽車,遂立即凍結了該車輛。2017年7月,因被執行人無法聯系,也無可供執行的財產,法院將被執行人張某、金某納入失信人名單。2017年9月,由于被納入失信人名單的金某無法購買出國勞務的機票,主動到延吉市法院,要求與任某和解。經雙方協商,金某支付任某現金3萬元,并同意將張某名下的保全車輛交付給任某,任某放棄對金某的執行。
意想不到的是,車輛在歸屬于任某僅半年后“不翼而飛”。任某通過小區監控視頻看到該車輛被人開走,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后,確認該車是由案外人李某派人從延吉市開到長春。但公安機關審查后認為本案未發現犯罪事實,遂決定撤銷該案。不知如何是好的任某只好向執行法官尋求幫助。
2018年6月6日,得知此情況的執行法官金龍虎與書記員陳可立即趕赴長春,但到達任某提供案外人李某所在公司地址發現并沒有該公司的牌匾。執行法官通過微信視頻與任某進行指認,任某表示,地點是對的,公司很可能已經搬走。為盡快將車輛追回,執行法官與李某取得聯系,雙方約定于次日見面。與此同時,延吉法院執行局又增派兩名執行員當晚抵達長春協助執行。
6月7日,執行法官一行4人到約定地點見到了李某。法官告知李某,車輛已經被延吉市法院查封扣押,要求其返還車輛。李某稱,該車輛是其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決定從延吉拿回長春的,返還車輛需要經過王某的同意。王某表示,其公司為張某貸款購買此車時提供了擔保,后來張某拖欠車輛貸款,其公司共替張某償還了1.8萬余元的貸款。王某說,當時并不知道該車輛已被法院查封扣押,所以才指示李某將該車輛拿回長春。王某認為,公司為張某墊付了車輛貸款,公司也是張某的債主,有權利不歸還該車輛,如果不向公司支付1.8萬元,公司不同意將車輛移交。由于當時王某情緒十分激動,并有該公司其他工作人員隨之附和,向法官叫喧,現場氣氛劍拔弩張。面對這種情況,執行法官臨危不亂,冷靜沉著地向該王某及其同事一一說明其中的利害關系及相關法律法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說其歸還車輛。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法官的努力之下,最終該公司同意將車輛移交給法官。隨后,法官驅車6個多小時,將車輛開回到了法院。
【責編 魏玉華 李軍廣】
2014年8月18日,張某、金某以做生意急需用款為由向任某借款人民幣10萬元。2016年8月,始終沒有收到還款的任某將張、金二人訴至延吉市法院,要求其即刻還款。2016年11月,經法院審理判決,張某、金某應返還任某借款本金10萬元并支付逾期利息以及訴訟費。然而,判決生效后,張某、金某遲遲不履行法律文書所確定的給付義務,無奈之下,申請人任某于2017年3月向延吉市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法官與當事人釋法明理
意想不到的是,車輛在歸屬于任某僅半年后“不翼而飛”。任某通過小區監控視頻看到該車輛被人開走,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后,確認該車是由案外人李某派人從延吉市開到長春。但公安機關審查后認為本案未發現犯罪事實,遂決定撤銷該案。不知如何是好的任某只好向執行法官尋求幫助。
2018年6月6日,得知此情況的執行法官金龍虎與書記員陳可立即趕赴長春,但到達任某提供案外人李某所在公司地址發現并沒有該公司的牌匾。執行法官通過微信視頻與任某進行指認,任某表示,地點是對的,公司很可能已經搬走。為盡快將車輛追回,執行法官與李某取得聯系,雙方約定于次日見面。與此同時,延吉法院執行局又增派兩名執行員當晚抵達長春協助執行。
6月7日,執行法官一行4人到約定地點見到了李某。法官告知李某,車輛已經被延吉市法院查封扣押,要求其返還車輛。李某稱,該車輛是其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決定從延吉拿回長春的,返還車輛需要經過王某的同意。王某表示,其公司為張某貸款購買此車時提供了擔保,后來張某拖欠車輛貸款,其公司共替張某償還了1.8萬余元的貸款。王某說,當時并不知道該車輛已被法院查封扣押,所以才指示李某將該車輛拿回長春。王某認為,公司為張某墊付了車輛貸款,公司也是張某的債主,有權利不歸還該車輛,如果不向公司支付1.8萬元,公司不同意將車輛移交。由于當時王某情緒十分激動,并有該公司其他工作人員隨之附和,向法官叫喧,現場氣氛劍拔弩張。面對這種情況,執行法官臨危不亂,冷靜沉著地向該王某及其同事一一說明其中的利害關系及相關法律法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說其歸還車輛。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法官的努力之下,最終該公司同意將車輛移交給法官。隨后,法官驅車6個多小時,將車輛開回到了法院。
【責編 魏玉華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