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煙好榜樣】丁昌禮——逐夢創新的“技術能手”
見賢思齊,篤行進德。榜樣是標尺,丈量著我們前進的步伐;榜樣是燈塔,照亮了我們前進的方向。為廣泛宣傳延吉卷煙廠榜樣好故事,即日起,《延吉新聞網》開設【延煙好榜樣】專欄,用感人、動人的事跡,為您介紹來自我們身邊的榜樣!
在延吉卷煙廠有這么一個人,他為人親和、做事嚴謹。工作26年,從輔助工到擋車工、維修工、包裝技術員,再到如今的設備主任,他一步一個腳印,懷著熱忱的心,追逐著創新的夢。

檢查設備 李軍廣 攝
他曾先后獲得了吉林省煙草行業“技術能手”、吉林省總工會技術創新標兵和延邊州、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他就是延吉卷煙廠卷包車間設備主任丁昌禮。
刻苦學習 “門外漢”變成“技術手”
1992年,丁昌禮參加工作。當他踏入卷包車間時,就被其中先進的設備、復雜的工藝、嚴謹的程序所震撼,看到整個車間工作流程,作為新手的他深深感受到不僅是技術調控,就連最基本的操作都成了橫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他自知一定要快速成長起來。
從此,車間成了他的理論課堂、實踐基地。從每一份操作說明學起,從每一顆螺絲釘的用途摸索,跟前輩們學習機械原理、分析故障原因,在設備停機保養的時候仔細研究、反復操作、練習。經過不懈的努力,丁昌禮終于對機器設備的操作、維修不再陌生,迅速地成長為一名對各類設備像老朋友一樣熟悉、能夠使設備有效作業率不斷提高并接近額定作業率的技術人員。
技術創新 為企業發展助力
作為一名企業悉心培養的技術人員,丁昌禮深知決不能僅僅滿足于日常工作,必須要為企業的技術進步、科技創新加油助力。

檢查包裝質量 李軍廣 攝

檢查設備 李軍廣 攝
近年來,具有個性化和差異化特性的小盒提拔式包裝產品成為延吉卷煙廠搶先填補國內小盒包裝形式空白、增加國內卷煙包裝種類并成功贏得市場廣泛青睞的獨具特色的產品類型。
但就在準備大批量生產的時候,由于異型包裝機生產速度慢,設備穩定性差,故障率高,投入的人力多,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新產品生產受到嚴重制約。在一次設備搶修過程中,操作工說:“如果這種煙包能在GDX2上生產就好了,既省時又省力,我們也就不用這么辛苦了!”一語驚醒夢中人,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正是這句不經意的話點醒了丁昌禮,他決心帶領技術人員對設備進行改造,如此一來既可以掌握解決核心問題的方法和技術,又可以盡量利用生產間隙或是周末來維修,減小對生產的影響和花費開支。

檢查設備 李軍廣 攝

檢查設備 李軍廣 攝
通過對提拔式煙包成型過程仔細研究,對GDX2包裝設備反復拆解,在查閱了無數資料、經過不斷的論證和試驗后,他和他的團隊做出了GDX2設備改造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并得到了廠領導的一致認可和高度重視。2011年8月,延吉卷煙廠卷包車間GDX2生產提拔式煙包的改造項目正式啟動。
此后,丁昌禮和他的團隊便開始了“5+2”“白加黑”的日子。為了確保小盒翻蓋能拔得出、卡得住、送得回,他們翻閱了大量資料,涉獵了機械、動力、電氣等多個技術門類。在短短的八個月里,項目組先后完成了200多個零件的設計加工,累計繪制了360多張零件圖和裝配圖。這種沒黑沒白的忙碌讓他們忘了時間的流淌,他們只想用實際行動,來詮釋熱愛企業、奉獻企業的誓言。
時光飛逝,2012年2月27日,設備終于實現帶料生產調試。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設備運轉起來。當商標紙被一張一張地傳輸到設備中,成品整齊順暢地流出小盒包裝機涌入下道工序時,丁昌禮知道,他們的改造比計劃提前2個月成功了!他帶領團隊自主完成的異型包設備改造,為企業節約了近兩千萬元的費用。那一刻,淚水浸濕了他的眼眶,他既為了創造出國內第一臺新式煙機設備而歡呼,更為了在追逐創新夢想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而振奮。
帶頭垂范 形成企業自主創新合力
說起技術創新,大家都會認為那只是技術中心或設備部門的事情,與己無關。而事實上,一線職工才是技術創新最好的發掘者。
丁昌禮說:“一線職工長期工作在生產第一線,對生產中的細節問題有著切身的感受,摸索出的經驗往往能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長白山提拔式系列卷煙的生產設備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誕生的。”
為了發掘一線職工的創造力,丁昌禮帶領團隊把減輕職工勞動強度,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產品質量和設備效率作為工作目標,與職工們形成統一戰線,鼓勵一線職工積極主動投身到技術改進的活動之中,他們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針對生產實踐中設備的缺陷,用較小的投入進行合理改進,從而達到完善設備性能、提高生產能力的目的,促進了企業的技術進步。
作為一名從機臺走出來的專業技術人員,丁昌禮始終相信,在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激烈市場環境中,無論對于企業還是個人,如果今天你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明天你將生活在過去。因此,丁昌禮始終懷著這顆熱忱的心,秉持著隨時敢于迎難而上的亮劍精神,不斷向一座又一座的技術高峰發起挑戰,精于思、善于行,用創新為長白山品牌增光添彩,用創新為吉林煙草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助力引擎。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在延吉卷煙廠有這么一個人,他為人親和、做事嚴謹。工作26年,從輔助工到擋車工、維修工、包裝技術員,再到如今的設備主任,他一步一個腳印,懷著熱忱的心,追逐著創新的夢。

檢查設備 李軍廣 攝
刻苦學習 “門外漢”變成“技術手”
1992年,丁昌禮參加工作。當他踏入卷包車間時,就被其中先進的設備、復雜的工藝、嚴謹的程序所震撼,看到整個車間工作流程,作為新手的他深深感受到不僅是技術調控,就連最基本的操作都成了橫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他自知一定要快速成長起來。
從此,車間成了他的理論課堂、實踐基地。從每一份操作說明學起,從每一顆螺絲釘的用途摸索,跟前輩們學習機械原理、分析故障原因,在設備停機保養的時候仔細研究、反復操作、練習。經過不懈的努力,丁昌禮終于對機器設備的操作、維修不再陌生,迅速地成長為一名對各類設備像老朋友一樣熟悉、能夠使設備有效作業率不斷提高并接近額定作業率的技術人員。
技術創新 為企業發展助力
作為一名企業悉心培養的技術人員,丁昌禮深知決不能僅僅滿足于日常工作,必須要為企業的技術進步、科技創新加油助力。

檢查包裝質量 李軍廣 攝

檢查設備 李軍廣 攝
但就在準備大批量生產的時候,由于異型包裝機生產速度慢,設備穩定性差,故障率高,投入的人力多,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新產品生產受到嚴重制約。在一次設備搶修過程中,操作工說:“如果這種煙包能在GDX2上生產就好了,既省時又省力,我們也就不用這么辛苦了!”一語驚醒夢中人,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正是這句不經意的話點醒了丁昌禮,他決心帶領技術人員對設備進行改造,如此一來既可以掌握解決核心問題的方法和技術,又可以盡量利用生產間隙或是周末來維修,減小對生產的影響和花費開支。

檢查設備 李軍廣 攝

檢查設備 李軍廣 攝
通過對提拔式煙包成型過程仔細研究,對GDX2包裝設備反復拆解,在查閱了無數資料、經過不斷的論證和試驗后,他和他的團隊做出了GDX2設備改造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并得到了廠領導的一致認可和高度重視。2011年8月,延吉卷煙廠卷包車間GDX2生產提拔式煙包的改造項目正式啟動。
此后,丁昌禮和他的團隊便開始了“5+2”“白加黑”的日子。為了確保小盒翻蓋能拔得出、卡得住、送得回,他們翻閱了大量資料,涉獵了機械、動力、電氣等多個技術門類。在短短的八個月里,項目組先后完成了200多個零件的設計加工,累計繪制了360多張零件圖和裝配圖。這種沒黑沒白的忙碌讓他們忘了時間的流淌,他們只想用實際行動,來詮釋熱愛企業、奉獻企業的誓言。
時光飛逝,2012年2月27日,設備終于實現帶料生產調試。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設備運轉起來。當商標紙被一張一張地傳輸到設備中,成品整齊順暢地流出小盒包裝機涌入下道工序時,丁昌禮知道,他們的改造比計劃提前2個月成功了!他帶領團隊自主完成的異型包設備改造,為企業節約了近兩千萬元的費用。那一刻,淚水浸濕了他的眼眶,他既為了創造出國內第一臺新式煙機設備而歡呼,更為了在追逐創新夢想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而振奮。
帶頭垂范 形成企業自主創新合力
說起技術創新,大家都會認為那只是技術中心或設備部門的事情,與己無關。而事實上,一線職工才是技術創新最好的發掘者。
為了發掘一線職工的創造力,丁昌禮帶領團隊把減輕職工勞動強度,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產品質量和設備效率作為工作目標,與職工們形成統一戰線,鼓勵一線職工積極主動投身到技術改進的活動之中,他們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針對生產實踐中設備的缺陷,用較小的投入進行合理改進,從而達到完善設備性能、提高生產能力的目的,促進了企業的技術進步。
作為一名從機臺走出來的專業技術人員,丁昌禮始終相信,在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的激烈市場環境中,無論對于企業還是個人,如果今天你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明天你將生活在過去。因此,丁昌禮始終懷著這顆熱忱的心,秉持著隨時敢于迎難而上的亮劍精神,不斷向一座又一座的技術高峰發起挑戰,精于思、善于行,用創新為長白山品牌增光添彩,用創新為吉林煙草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助力引擎。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