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煙好榜樣】尹吉虎:非凡匠心 25年堅守延煙
見賢思齊,篤行進德。榜樣是標尺,丈量著我們前進的步伐;榜樣是燈塔,照亮了我們前進的方向。為廣泛宣傳延吉卷煙廠榜樣好故事,即日起,《延吉新聞網》開設【延煙好榜樣】專欄,用感人、動人的事跡,為您介紹來自我們身邊的榜樣!

維修設備的尹吉虎 李軍廣 攝
走進悶熱的生產車間,穿過十多臺高速運轉的大型機器,在一臺停運機器身后,找到了正在忙碌的尹吉虎。
只見他雙膝跪地,眉頭緊鎖,將手伸進復雜的機器中,小心地擰動手中的扳子。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幾顆豆大的汗珠順著尹吉虎眼角凹陷的皺紋,滴進領口。
今年是尹吉虎在延吉卷煙廠工作的第25個年頭。從跟班實習維修工到高級維修技師,從初來乍到的愣頭小子到經驗豐富的包裝維修班班長,尹吉虎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煙廠,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這里綻放升華。
踏實嚴謹 點滴中彰顯工匠精神

維修設備的尹吉虎 李軍廣 攝

維修中做好技術傳、幫、帶 李軍廣 攝
作為延吉卷煙廠卷包車間包裝維修班班長,尹吉虎深知包裝設備在生產中的重要性。工作中,他對機械維修的每一個細節都精心打磨,要求自己和班組所有成員在檢修時要認真仔細,做到一絲不茍。
質量之根,源于匠心。對尹吉虎而言,工作質量是第一位,要干就只求最好,絕不能將就。每次設備例行輪保結束后,他都要確保設備的每一顆螺釘都安裝到位,并且等到設備正常運轉時才離開機臺,這種工作精神得到了單位領導和職工的好評。
隨著設備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如何才能將這些設備維護好,減少設備的故障率,是擺在尹吉虎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打鐵還須自身硬,尹吉虎針對理論知識欠缺的現實,他搜集了大量的學習資料,不斷的學習專業知識。他的學習范圍不僅在機械方面,由于包裝設備是機電結合體,他積極向車間電工討教,掌握電器原理,這讓他在面對設備的“疑難雜癥”時,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在工作中,設備突發故障是常有的事,尹吉虎總是第一個出現。
3月的一個周末,吃完晚飯的尹吉虎正在家中看電視,這時電話突然響起,是在單位上二班的同事打來的,機器壞了,干不了活了。“我馬上過去。”沒有過多言語,尹吉虎放下電話,立刻穿上衣服趕到單位,查找故障原因。經過仔細檢查,發現是凸輪錯位導致的故障,他一刻不敢耽擱,馬上開始維修。經過一個半小時的修理,機器再次運轉起來。回到家中,已是晚上10點多。
不分晝夜,不計較得失,面對突發事故,尹吉虎始終堅持以盡快解決故障、恢復生產為前提,以單位利益為重,為車間贏取了很多寶貴的生產時間,為企業能夠順利完成生產任務,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尹吉虎這種精益求精的嚴謹和始終如一的堅守,就是他對待工作的態度,更是他鑄造匠心的方式。
不斷創新 不做原地踏步的“匠士”

維修中做好技術傳、幫、帶 李軍廣 攝
如今,技術創新已成為推動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競爭力。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推動企業的生產制造水平不斷向前發展。
真正的工匠在專業領域上絕對不會停止追求進步的腳步,尹吉虎亦是如此。
此前,單位陸續引進6臺細支煙設備,在設備調試過程中,為縮短調試時間,減少輔料消耗,企業決定從第二臺設備開始進行自主調試。雖然細支煙設備是GDX-2的縮小版,然而尺寸變了,很多調試方法都變了,任何一個核心零部件調整都要控制在毫米級范圍之內,任何微小的誤差,都可能導致傳輸不到位,引起折疊不良、包裝不完整等問題。
尹吉虎明白,不能簡單的用“照虎畫貓”的方法來對待問題。在缺少調試經驗和不飽和的市場需求量面前,尹吉虎帶領維修班班組加班加點,克服重重困難,先后完成了設備的自主調試工作,并提前在規定的時間內驗收,同時也大大降低調車時的輔料消耗,為細支煙的調試和維修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目前,5套設備已具備投產條件,極大補充了“長白山777”細支煙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為產能增加、布局優化和市場輻射范圍進一步擴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技藝互傳 匠心延續

維修中做好技術傳、幫、帶 李軍廣 攝
在注重技藝提升、產品質量、善于創新的同時,尹吉虎還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經驗與他人分享,有效發揮了傳、幫、帶作用。
尹吉虎經常將自己多年的維修經驗與大家共享,進行技術探討與交流,并積極了解自己所缺乏的知識,努力實現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現在,每兩個月就有三個跟班維修工到維修班學習。鑒于漢語表述能力的不足,尹吉虎竭盡所能的將故障問題表達清楚,有時他會將同一句話重復很多遍,“強迫”學徒們弄懂。他還經常利用業余時間給新來的維修工人講解包裝設備典型機構的維修方法,幫助他們提高技術水平。在培訓時,他總是跟大家強調,作為一個匠人,要有精益求精的理念,有嚴謹、專注的態度,有鍥而不舍的堅持。在尹吉虎的帶領下,車間維修隊伍學業務、學技術的熱情十分高漲,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
匠心一朝一夕,在歲月中錘煉。尹吉虎在時光中積淀,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精耕細作,以一個匠人的情懷,持之以恒地修持著一個維修崗位的最高境界。

維修設備的尹吉虎 李軍廣 攝
走進悶熱的生產車間,穿過十多臺高速運轉的大型機器,在一臺停運機器身后,找到了正在忙碌的尹吉虎。
只見他雙膝跪地,眉頭緊鎖,將手伸進復雜的機器中,小心地擰動手中的扳子。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幾顆豆大的汗珠順著尹吉虎眼角凹陷的皺紋,滴進領口。
今年是尹吉虎在延吉卷煙廠工作的第25個年頭。從跟班實習維修工到高級維修技師,從初來乍到的愣頭小子到經驗豐富的包裝維修班班長,尹吉虎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煙廠,將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這里綻放升華。
踏實嚴謹 點滴中彰顯工匠精神

維修設備的尹吉虎 李軍廣 攝

維修中做好技術傳、幫、帶 李軍廣 攝
作為延吉卷煙廠卷包車間包裝維修班班長,尹吉虎深知包裝設備在生產中的重要性。工作中,他對機械維修的每一個細節都精心打磨,要求自己和班組所有成員在檢修時要認真仔細,做到一絲不茍。
質量之根,源于匠心。對尹吉虎而言,工作質量是第一位,要干就只求最好,絕不能將就。每次設備例行輪保結束后,他都要確保設備的每一顆螺釘都安裝到位,并且等到設備正常運轉時才離開機臺,這種工作精神得到了單位領導和職工的好評。
隨著設備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如何才能將這些設備維護好,減少設備的故障率,是擺在尹吉虎面前的一個嚴峻課題。打鐵還須自身硬,尹吉虎針對理論知識欠缺的現實,他搜集了大量的學習資料,不斷的學習專業知識。他的學習范圍不僅在機械方面,由于包裝設備是機電結合體,他積極向車間電工討教,掌握電器原理,這讓他在面對設備的“疑難雜癥”時,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在工作中,設備突發故障是常有的事,尹吉虎總是第一個出現。
3月的一個周末,吃完晚飯的尹吉虎正在家中看電視,這時電話突然響起,是在單位上二班的同事打來的,機器壞了,干不了活了。“我馬上過去。”沒有過多言語,尹吉虎放下電話,立刻穿上衣服趕到單位,查找故障原因。經過仔細檢查,發現是凸輪錯位導致的故障,他一刻不敢耽擱,馬上開始維修。經過一個半小時的修理,機器再次運轉起來。回到家中,已是晚上10點多。
不分晝夜,不計較得失,面對突發事故,尹吉虎始終堅持以盡快解決故障、恢復生產為前提,以單位利益為重,為車間贏取了很多寶貴的生產時間,為企業能夠順利完成生產任務,創造出可觀的經濟效益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尹吉虎這種精益求精的嚴謹和始終如一的堅守,就是他對待工作的態度,更是他鑄造匠心的方式。
不斷創新 不做原地踏步的“匠士”

維修中做好技術傳、幫、帶 李軍廣 攝
如今,技術創新已成為推動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重要競爭力。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推動企業的生產制造水平不斷向前發展。
真正的工匠在專業領域上絕對不會停止追求進步的腳步,尹吉虎亦是如此。
此前,單位陸續引進6臺細支煙設備,在設備調試過程中,為縮短調試時間,減少輔料消耗,企業決定從第二臺設備開始進行自主調試。雖然細支煙設備是GDX-2的縮小版,然而尺寸變了,很多調試方法都變了,任何一個核心零部件調整都要控制在毫米級范圍之內,任何微小的誤差,都可能導致傳輸不到位,引起折疊不良、包裝不完整等問題。
尹吉虎明白,不能簡單的用“照虎畫貓”的方法來對待問題。在缺少調試經驗和不飽和的市場需求量面前,尹吉虎帶領維修班班組加班加點,克服重重困難,先后完成了設備的自主調試工作,并提前在規定的時間內驗收,同時也大大降低調車時的輔料消耗,為細支煙的調試和維修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目前,5套設備已具備投產條件,極大補充了“長白山777”細支煙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為產能增加、布局優化和市場輻射范圍進一步擴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技藝互傳 匠心延續

維修中做好技術傳、幫、帶 李軍廣 攝
在注重技藝提升、產品質量、善于創新的同時,尹吉虎還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經驗與他人分享,有效發揮了傳、幫、帶作用。
尹吉虎經常將自己多年的維修經驗與大家共享,進行技術探討與交流,并積極了解自己所缺乏的知識,努力實現教學相長、共同進步。
現在,每兩個月就有三個跟班維修工到維修班學習。鑒于漢語表述能力的不足,尹吉虎竭盡所能的將故障問題表達清楚,有時他會將同一句話重復很多遍,“強迫”學徒們弄懂。他還經常利用業余時間給新來的維修工人講解包裝設備典型機構的維修方法,幫助他們提高技術水平。在培訓時,他總是跟大家強調,作為一個匠人,要有精益求精的理念,有嚴謹、專注的態度,有鍥而不舍的堅持。在尹吉虎的帶領下,車間維修隊伍學業務、學技術的熱情十分高漲,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
匠心一朝一夕,在歲月中錘煉。尹吉虎在時光中積淀,在孜孜不倦的追求中精耕細作,以一個匠人的情懷,持之以恒地修持著一個維修崗位的最高境界。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