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習俗】正月十五月正圓 紅紅火火鬧元宵
春節剛過,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因為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把“夜”稱為“宵”,所以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 “燈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象征著春天的到來。

紅紅火火鬧元宵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漢文帝時,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司馬遷在創建《太初歷》時,就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關于元宵節的來歷,還有個有趣的傳說呢。
元宵節的來歷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類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的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 吃元宵

可愛的元宵
正所謂“正月十五吃元宵”,過元宵節,少不了的就是吃元宵了。元宵是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吃了這么多年的元宵,你知道怎么做嗎?首先把準備好的餡捏成均勻的小球狀,放在鋪有干糯米粉的蘿筐里不斷搖晃,不時加入清水使餡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適中。元宵的吃法亦有很多,水煮、炒、油炸、蒸,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隨著不斷創新,一些“奇葩元宵”也被人們發明出來。草莓味、芒果味、榴蓮味等水果味元宵層出不窮,一些商家甚至應景推出了不需要下鍋水煮的冷藏水果元宵。除了這些,還有巧克力元宵和心肺元宵。
元宵節習俗有哪些
除了吃元宵外,元宵節還有很多習俗,你都知道哪些呢?接下來,就跟隨小編的腳步,看看元宵節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吧。
觀燈
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了民間。
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到高峰,儼然成為了盛況空前的燈市。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中國的情人節
你知道元宵節其實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嗎?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
在臺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
走百病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她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紅紅火火鬧元宵
元宵節的來歷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類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掛起紅燈籠、點爆竹、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就稟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的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來紀念這個日子。
元宵節 吃元宵

可愛的元宵
吃了這么多年的元宵,你知道怎么做嗎?首先把準備好的餡捏成均勻的小球狀,放在鋪有干糯米粉的蘿筐里不斷搖晃,不時加入清水使餡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適中。元宵的吃法亦有很多,水煮、炒、油炸、蒸,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隨著不斷創新,一些“奇葩元宵”也被人們發明出來。草莓味、芒果味、榴蓮味等水果味元宵層出不窮,一些商家甚至應景推出了不需要下鍋水煮的冷藏水果元宵。除了這些,還有巧克力元宵和心肺元宵。
元宵節習俗有哪些
除了吃元宵外,元宵節還有很多習俗,你都知道哪些呢?接下來,就跟隨小編的腳步,看看元宵節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吧。
觀燈
永平年間,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了民間。
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到高峰,儼然成為了盛況空前的燈市。在皇帝的親自倡導下,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豪華。中唐以后,已發展成為全民性的狂歡節。唐玄宗時的開元盛世,長安的燈市規模很大,燃燈五萬盞,花燈花樣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燈樓,廣達20間,高150尺,金光璀璨,極為壯觀。
中國的情人節
你知道元宵節其實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嗎?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
在臺灣,還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蔥或菜將會嫁到好丈夫的傳統習俗。俗稱:“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滿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園里偷摘蔥或青菜,期待未來家庭幸福。
走百病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她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責編 魏玉華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