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使者遭電擊 義工攜手獻愛心

●尋愛理念 組建義工團體
2012年,25歲的延吉市人張家保與孫秀新發起并組建了延邊義工聯合會,從此,二人與公益結緣。
“張家保為人憨厚、善良,愿意幫助人。”孫秀新介紹,2007年暑假打工時,他與張家保相識,很快成為好朋友。由于打工期間曾遭遇騙子,二人便萌生了找愛心公益組織的想法,但一直未找到。“不如我們自己組建一個愛心團體,為需要幫助的人服務,讓大家感受社會的關愛。”說干就干,2012年3月,張家保和孫秀新創建了延邊義工聯合會,張家保負責宣傳和招募會員,為與大家溝通,他每天在QQ群里,講解義工的含義與公益理念。用張家保的話說,公益就是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經過一個半月的努力,會員很快發展到百余人。在給大家宣傳公益理念的同時,張家保也用實際行動感染著義工們。
延吉市出租車司機“王姐”遭遇搶劫,小腦萎縮導致全身癱瘓,一個人生活十分困難。2012年,張家保主動承擔起了照顧“王姐”的擔子,周末去看望“王姐”,幫她購物、料理家務、陪她聊天。漸漸地,在張家保的帶動下,義工們都會不定期去看望“王姐”,幫助“王姐”走出困境,重燃生活的希望。
●愛心使命 探索公益服務
萬事開頭難,聯合會組建之初,由于沒有經驗,組織活動不細致,導致部分義工不滿,甚至要退會,張家保和孫秀新遭受嚴重打擊,孫秀新曾一度想要放棄。
“既然做了就要堅持,100人當中有50人相信我們,就要帶領大家把公益堅持下去。”孫秀新說,當組織愛心活動遭到質疑時,自己一度想放棄,是張家保勸說才堅定了自己堅持下去的信念。此后,張家保白天做銷售工作,晚上在網上查資料學習策劃公益活動,還與義工們一起探索公益形式,完善聯合會服務模式,搞活動自掏腰包更是常有的事。
2012年7月,延吉市女孩李艷華意外墜樓,全身多處骨折。聯合會第一時間組織會員捐款,并策劃舉行籌善款活動,動員社會愛心人士幫助李艷華渡過難關,并持續照顧李艷華。在大家的幫助和鼓勵下,李艷華目前已經恢復健康。
兩年來,義工聯合會還利用會員業余時間,通過組織公益環保、愛心公益等活動,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群體。聯合會到夕陽紅敬老院、小營敬老院、社會福利院等慰問150余次,到島村慈愛院、仙峰孤兒院等慰問兒童60余次。目前,義工聯合會已有會員700余人,來自各行各業,且大部分是“80后”、“90后”年輕人,幾乎每個周末都會組織公益活動。如今,聯合會粗具規模,可發起人張家保卻倒下了……
●為愛堅守 期盼早日康復
今年9月,張家?;丶亦l延吉市三道灣鎮幫助父母摘木耳時,意外遭遇高壓電擊,全身多處受傷。經搶救雖保住生命,但張家保的右手和右腳嚴重受傷,面臨被截肢,左手和左腳已經喪失活動能力。目前,張家保已經轉到北京304醫院治療,接受了三次手術。如今,已花掉治療費17萬元,為了給他治病,家里賣掉了為他準備的婚房,還欠下了數萬元外債,由于還要做多次微創手術,后續治療費用至少還需要十余萬元,一家人一籌莫展。
“要陪他有難一起闖,有樂一起樂。”張家保出事后,女友小崔一直陪在他身邊。剛從北京回來的小崔說,“現在,家保雖然病情嚴重,但是很樂觀。當初,是家保帶我加入義工聯合會的,他很善良,也很年輕,希望陪他快點好起來。”
延邊義工聯合會的義工得知張家保的情況后,為他捐款近2萬元,但是,對于高昂的醫藥費來說,這只是杯水車薪。目前,聯合會正積極與慈善總會、紅十字會、社會愛心人士、公益組織聯系,為張家保募集善款,希望幫他早日渡過難關。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