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人”公共場所籌集捐款,是真的嗎?
延吉新聞網5月20日訊(記者 季芳旭)“聾啞人”在公共場所籌集捐款,這是真的嗎?
5月17日中午,延吉市民王女士在吃午飯時,就遇到了一位不速之客——胸前掛著籌集捐款工作牌的“聾啞人”。據王女士講,當天中午,她正帶著兒子在延吉市進學小學旁邊的肯德基餐廳就餐,剛坐到座位上沒一會兒,一名胸前掛著“國家殘疾人聯合會”字樣胸牌的人走到她跟前,遞給王女士一張單子,仔細一看是捐款明細,數額幾元到十幾元不等,捐款單上還蓋了公章。王女士說:“那個人穿戴整齊,留著平頭,不說話,只是用手比劃著,意思很明顯,讓我捐款。”
王女士是位心思細膩,而且警覺性很高的人。她看到這個人的胸牌上的單位是“國家殘疾人聯合會”,在她的印象中,只有“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這一稱呼,沒聽說過“國家殘疾人聯合會”這一組織,她當即拒絕了捐款。這一“聾啞人”被拒絕后,轉身又向旁邊的食客募捐,也被拒絕,轉身走開了。王女士立即向肯德基餐廳工作人員詢問,餐廳工作人員否認這個“聾啞人”募捐活動與肯德基餐廳有關。隨即,工作人員也在餐廳內尋找“聾啞人”,想當面詢問情況,但那位“聾啞人”已經離開餐廳。
王女士說,這個“聾啞人”募捐舉動,讓她想起,兩年前在延吉公鐵分流客運站也遇到過此類事情。當時,王女士要乘車去汪清,在車上等待發車的時候,上來一名拿著牌子的“聾啞人”,他用手語示意王女士捐款,正當王女士在猶豫捐還是不捐的時候,車里發出了一聲奇怪的聲音,那個“聾啞人”下意識的回頭向發出聲音的地方看了一眼。王女士啞然失笑,果斷拒絕了捐款。
根據王女士所反映的情況,記者向延邊州和延吉市殘聯進行咨詢,州、市殘聯的負責人均表示,他們從未下發過文件允許殘疾人自行在公共場所進行慈善捐款活動。而且,也根本不存在“國家殘疾人聯合會”這個組織。
王女士借本網提醒廣大市民,有愛心、做善事是值得提倡和贊揚的,但也請市民謹慎捐款,以免善良之心被不法之徒利用。
【責編 王春榮】
5月17日中午,延吉市民王女士在吃午飯時,就遇到了一位不速之客——胸前掛著籌集捐款工作牌的“聾啞人”。據王女士講,當天中午,她正帶著兒子在延吉市進學小學旁邊的肯德基餐廳就餐,剛坐到座位上沒一會兒,一名胸前掛著“國家殘疾人聯合會”字樣胸牌的人走到她跟前,遞給王女士一張單子,仔細一看是捐款明細,數額幾元到十幾元不等,捐款單上還蓋了公章。王女士說:“那個人穿戴整齊,留著平頭,不說話,只是用手比劃著,意思很明顯,讓我捐款。”
王女士是位心思細膩,而且警覺性很高的人。她看到這個人的胸牌上的單位是“國家殘疾人聯合會”,在她的印象中,只有“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這一稱呼,沒聽說過“國家殘疾人聯合會”這一組織,她當即拒絕了捐款。這一“聾啞人”被拒絕后,轉身又向旁邊的食客募捐,也被拒絕,轉身走開了。王女士立即向肯德基餐廳工作人員詢問,餐廳工作人員否認這個“聾啞人”募捐活動與肯德基餐廳有關。隨即,工作人員也在餐廳內尋找“聾啞人”,想當面詢問情況,但那位“聾啞人”已經離開餐廳。
王女士說,這個“聾啞人”募捐舉動,讓她想起,兩年前在延吉公鐵分流客運站也遇到過此類事情。當時,王女士要乘車去汪清,在車上等待發車的時候,上來一名拿著牌子的“聾啞人”,他用手語示意王女士捐款,正當王女士在猶豫捐還是不捐的時候,車里發出了一聲奇怪的聲音,那個“聾啞人”下意識的回頭向發出聲音的地方看了一眼。王女士啞然失笑,果斷拒絕了捐款。
根據王女士所反映的情況,記者向延邊州和延吉市殘聯進行咨詢,州、市殘聯的負責人均表示,他們從未下發過文件允許殘疾人自行在公共場所進行慈善捐款活動。而且,也根本不存在“國家殘疾人聯合會”這個組織。
王女士借本網提醒廣大市民,有愛心、做善事是值得提倡和贊揚的,但也請市民謹慎捐款,以免善良之心被不法之徒利用。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