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失明老人11年省吃儉用資助20多貧困生
她9歲時生母去世,11歲時生父去世,31歲時第一任丈夫去世,50歲時唯一的女兒去世,67歲時第二任丈夫去世。
她沒有房子,沒有存款,每月靠有限的退休金為生。但11年來,她捐出了7萬多元,資助20多個貧困孩子上學。她的事跡感染了無數人。
她叫金鳳淑,是一位78歲的失明老人。
女兒病重時
朋友無私幫助 她至今感動
金鳳淑1936年出生在龍井市老頭溝鎮,9歲時母親去世,11歲時父親去世,鄰居一對好心夫婦收養了她。
“養父母對我很好,對我跟親生孩子一樣。”金鳳淑說。
她20歲時結婚,21歲時生下女兒,后隨丈夫調到延吉橡膠廠工作,后因青光眼病退在家。
31歲時,丈夫煤氣中毒去世,撇下金鳳淑母女倆孤苦無依。鄰居文東烈,大金鳳淑3歲,愛人早年去世,留下兩個兒子。時間長了,兩人組成一個新家庭。
丈夫文東烈是針織廠的工程師,她在家相夫教子,生活平靜溫暖。然而,女兒在25歲時被查出患有肺病,夫妻四處求醫,花光了家里所有存款,還欠了幾千元外債,仍然沒有留住女兒。
“這些錢都是朋友給的,他們給我們時沒想過能不能還,就是為了救孩子的命,那時是很大一筆錢。”金鳳淑說,女兒去世后,賺錢還債成為她生活的一大動力。
后來,她不僅把欠的債全還上,還給那些好心人送去了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電。在那個年代,家電是稀罕物,一般人買不起,她用這個表示自己的感激。
她賣房救夫
朋友給她買房安身
對女兒的思念讓金鳳淑常常流淚。本來就患有青光眼的她,3年后,眼疾爆發,徹底失明了。那一年,她53歲。
此時兩個兒子都已成家,她和丈夫文東烈相互照顧,晚年也幸福安靜。
幾年后丈夫文東烈被查出患上肺癌,救夫心切的她拿出全部積蓄為丈夫治病。存款很快花光,就剩下他們住的樓房,正趕上動遷。
要房子還是要動遷費?文東烈要房子,希望她以后能有個地方住,可她執意要錢。6萬元動遷費全部用來給丈夫治病。可是,2003年,丈夫還是離開了她。
67歲的金鳳淑住進了一個朋友的倉庫,手里只有幾百元錢。
9個月后,金鳳淑遇到了朋友韓武吉。韓武吉是延邊州委黨史研究室的離休干部,得知了她賣房救夫的經歷后,很同情、敬佩。決定給她買一套房屋,“讓她有住的地方”。
2003年年末,金鳳淑住進了韓武吉夫妻為她購買的一處30多平方米的樓房。
她的愛心
11年捐7萬多元幫貧困生
從此,她也得到了社區的格外照顧。北山街道丹山社區書記金桂順每天派人到她家來探望,做飯、送藥,領她看病,逢年過節到她家聚餐。金鳳淑漸漸從失去親人的痛苦中解脫。
從此,她帶領延吉市北山街道的老人們成立了雷鋒班,資助貧困學生,到學校給孩子們講課,開始了一段嶄新的人生。
家住北山街道丹山社區的女孩小單是長春某大學的學生,父親患有尿毒癥,上大學學費成問題。金鳳淑當時工資只有400元,送去1000元生活費,以后每年資助孩子1000元。
和龍農村學生元光洙以625分的優異成績被北京一所重點大學錄取,但無錢入學,金鳳淑知道后,當場捐出2300元,以后每年資助1000元,同時定期去探望孩子雙目失明、全身癱瘓的母親。
從2003年到現在,隨著退休工資上漲,金鳳淑資助貧困學生的錢數也在上漲。去年,她的退休工資漲到每月1500元,同時領取每年1000元的失獨老人補助金,這是她的全部收入。每月領到工資后,她把500元零頭留下做生活費,1000元錢捐出去。僅去年,她就捐了12200元。
據不完全統計,金鳳淑11年捐出7萬多元,資助了20多個貧困學生,還有一部分錢捐給社區貧困黨員。
2005年,金鳳淑還和延邊醫學院簽訂遺體捐獻協議,決定死后將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
汶川地震賣掉婚戒捐款
金鳳淑的事跡是在汶川地震時被人熟知的。
2008年,汶川地震,街道組織捐款。當時金鳳淑手里只有幾百元錢,她著急了。怎么辦?她摸到了手上一直戴著的丈夫文東烈結婚時送給她的金戒指。她來到金店,把這枚戒指賣了800元,自己掏出200元,湊了1000元錢,捐了出去。
她的舉動被媒體報道后感動了四川人民,四川衛視專程趕到延吉采訪她,還特意為她送上一枚瑪瑙戒指。此后,她傾盡所有捐資助學的事被大家熟知。
金鳳淑成為延吉市愛心志愿者的一面旗幟,以她帶領的雷鋒班為基礎,延吉市建立了雷鋒志愿者隊伍。
這些年,金鳳淑陸續得到諸多榮譽,2013年年末,她被評為延邊好人。
她沒有房子,沒有存款,每月靠有限的退休金為生。但11年來,她捐出了7萬多元,資助20多個貧困孩子上學。她的事跡感染了無數人。
她叫金鳳淑,是一位78歲的失明老人。
女兒病重時
朋友無私幫助 她至今感動
金鳳淑1936年出生在龍井市老頭溝鎮,9歲時母親去世,11歲時父親去世,鄰居一對好心夫婦收養了她。
“養父母對我很好,對我跟親生孩子一樣。”金鳳淑說。
她20歲時結婚,21歲時生下女兒,后隨丈夫調到延吉橡膠廠工作,后因青光眼病退在家。
31歲時,丈夫煤氣中毒去世,撇下金鳳淑母女倆孤苦無依。鄰居文東烈,大金鳳淑3歲,愛人早年去世,留下兩個兒子。時間長了,兩人組成一個新家庭。
丈夫文東烈是針織廠的工程師,她在家相夫教子,生活平靜溫暖。然而,女兒在25歲時被查出患有肺病,夫妻四處求醫,花光了家里所有存款,還欠了幾千元外債,仍然沒有留住女兒。
“這些錢都是朋友給的,他們給我們時沒想過能不能還,就是為了救孩子的命,那時是很大一筆錢。”金鳳淑說,女兒去世后,賺錢還債成為她生活的一大動力。
后來,她不僅把欠的債全還上,還給那些好心人送去了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電。在那個年代,家電是稀罕物,一般人買不起,她用這個表示自己的感激。
她賣房救夫
朋友給她買房安身
對女兒的思念讓金鳳淑常常流淚。本來就患有青光眼的她,3年后,眼疾爆發,徹底失明了。那一年,她53歲。
此時兩個兒子都已成家,她和丈夫文東烈相互照顧,晚年也幸福安靜。
幾年后丈夫文東烈被查出患上肺癌,救夫心切的她拿出全部積蓄為丈夫治病。存款很快花光,就剩下他們住的樓房,正趕上動遷。
要房子還是要動遷費?文東烈要房子,希望她以后能有個地方住,可她執意要錢。6萬元動遷費全部用來給丈夫治病。可是,2003年,丈夫還是離開了她。
67歲的金鳳淑住進了一個朋友的倉庫,手里只有幾百元錢。
9個月后,金鳳淑遇到了朋友韓武吉。韓武吉是延邊州委黨史研究室的離休干部,得知了她賣房救夫的經歷后,很同情、敬佩。決定給她買一套房屋,“讓她有住的地方”。
2003年年末,金鳳淑住進了韓武吉夫妻為她購買的一處30多平方米的樓房。
她的愛心
11年捐7萬多元幫貧困生
從此,她也得到了社區的格外照顧。北山街道丹山社區書記金桂順每天派人到她家來探望,做飯、送藥,領她看病,逢年過節到她家聚餐。金鳳淑漸漸從失去親人的痛苦中解脫。
從此,她帶領延吉市北山街道的老人們成立了雷鋒班,資助貧困學生,到學校給孩子們講課,開始了一段嶄新的人生。
家住北山街道丹山社區的女孩小單是長春某大學的學生,父親患有尿毒癥,上大學學費成問題。金鳳淑當時工資只有400元,送去1000元生活費,以后每年資助孩子1000元。
和龍農村學生元光洙以625分的優異成績被北京一所重點大學錄取,但無錢入學,金鳳淑知道后,當場捐出2300元,以后每年資助1000元,同時定期去探望孩子雙目失明、全身癱瘓的母親。
從2003年到現在,隨著退休工資上漲,金鳳淑資助貧困學生的錢數也在上漲。去年,她的退休工資漲到每月1500元,同時領取每年1000元的失獨老人補助金,這是她的全部收入。每月領到工資后,她把500元零頭留下做生活費,1000元錢捐出去。僅去年,她就捐了12200元。
據不完全統計,金鳳淑11年捐出7萬多元,資助了20多個貧困學生,還有一部分錢捐給社區貧困黨員。
2005年,金鳳淑還和延邊醫學院簽訂遺體捐獻協議,決定死后將遺體捐獻給醫學事業。
汶川地震賣掉婚戒捐款
金鳳淑的事跡是在汶川地震時被人熟知的。
2008年,汶川地震,街道組織捐款。當時金鳳淑手里只有幾百元錢,她著急了。怎么辦?她摸到了手上一直戴著的丈夫文東烈結婚時送給她的金戒指。她來到金店,把這枚戒指賣了800元,自己掏出200元,湊了1000元錢,捐了出去。
她的舉動被媒體報道后感動了四川人民,四川衛視專程趕到延吉采訪她,還特意為她送上一枚瑪瑙戒指。此后,她傾盡所有捐資助學的事被大家熟知。
金鳳淑成為延吉市愛心志愿者的一面旗幟,以她帶領的雷鋒班為基礎,延吉市建立了雷鋒志愿者隊伍。
這些年,金鳳淑陸續得到諸多榮譽,2013年年末,她被評為延邊好人。
【本網責編 付亞男】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