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英社區快樂驛站的笑聲
大年三十,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區居家養老快樂驛站不時傳出陣陣歡聲笑語。在此過年的金順玉等10位空巢老人,看著電視,吃著年夜飯,聽著快樂驛站站長韓炳清和愛人龍艷霞講的幽默段子,逗得老人們捧腹大笑。
4年前,北山街道丹英社區為照顧轄區內的空巢老人,推行居家養老新模式,在全市率先成立照顧空巢老人的快樂驛站。韓炳清夫婦倆起初以社區愛心志愿者身份加入,后來與這些空巢老人漸漸熟悉,很快建立起感情,兩個人又都是熱心腸,便勇敢地挑起快樂驛站當家人的重擔,每日住在這里服侍照顧這些空巢老人。由于他們的熱情服務和社區志愿者及工作人員的鼎力相助,該驛站聲名鵲起,目前已有14位來自延吉周邊地區的空巢老人。
傍晚時分,龍艷霞將早已包好的餃子下鍋,又做了14個菜,紅燒魚、糯米丸子、自制涼凍……擺了滿滿一桌子。84歲的金順玉老人拉著記者的手,一個勁地夸龍艷霞人勤快、心眼好。“平常我們有病,她給我們熬粥,照顧得無微不至。去年過年,她也做了十幾個菜,知道我們是朝鮮族,還給我們做醬湯和辣白菜吃,我們在這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樣舒服。”金順玉老伴去世后,因3個子女都在韓國,她也曾去過三家養老院,但住了幾個月后老人就不想住了,一年半前來到快樂驛站,一下子被驛站里歡樂融洽的氣氛所打動,住在這里就不走了。今年,老人的兩個女兒從韓國回來,本想將老人接回家過年,但老人不干,沒辦法,大年三十,兩個女兒帶著老人的外孫也來到快樂驛站,和老人在快樂驛站過了一個團圓年。
在這個三室一廳的普通民宅里,記者看到,一床床被子整齊地疊放著,屋里干干凈凈。韓炳清告訴記者,兩天前,丹英社區黨委書記王淑清和社區的工作人員及愛心志愿者再次來到快樂驛站,為驛站的空巢老人送來10床嶄新的被子,價值2000多元。“他們經常來,給老人送大米、豆油,還一起包餃子,陪老人過節,老人有個頭疼腦熱的,他們也來噓寒問暖,把這些空巢老人當成自己的父母一樣,我們是受他們這種精神的感染,沒有理由不對這些老人好。”韓炳清說。
4年前,北山街道丹英社區為照顧轄區內的空巢老人,推行居家養老新模式,在全市率先成立照顧空巢老人的快樂驛站。韓炳清夫婦倆起初以社區愛心志愿者身份加入,后來與這些空巢老人漸漸熟悉,很快建立起感情,兩個人又都是熱心腸,便勇敢地挑起快樂驛站當家人的重擔,每日住在這里服侍照顧這些空巢老人。由于他們的熱情服務和社區志愿者及工作人員的鼎力相助,該驛站聲名鵲起,目前已有14位來自延吉周邊地區的空巢老人。
傍晚時分,龍艷霞將早已包好的餃子下鍋,又做了14個菜,紅燒魚、糯米丸子、自制涼凍……擺了滿滿一桌子。84歲的金順玉老人拉著記者的手,一個勁地夸龍艷霞人勤快、心眼好。“平常我們有病,她給我們熬粥,照顧得無微不至。去年過年,她也做了十幾個菜,知道我們是朝鮮族,還給我們做醬湯和辣白菜吃,我們在這里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樣舒服。”金順玉老伴去世后,因3個子女都在韓國,她也曾去過三家養老院,但住了幾個月后老人就不想住了,一年半前來到快樂驛站,一下子被驛站里歡樂融洽的氣氛所打動,住在這里就不走了。今年,老人的兩個女兒從韓國回來,本想將老人接回家過年,但老人不干,沒辦法,大年三十,兩個女兒帶著老人的外孫也來到快樂驛站,和老人在快樂驛站過了一個團圓年。
在這個三室一廳的普通民宅里,記者看到,一床床被子整齊地疊放著,屋里干干凈凈。韓炳清告訴記者,兩天前,丹英社區黨委書記王淑清和社區的工作人員及愛心志愿者再次來到快樂驛站,為驛站的空巢老人送來10床嶄新的被子,價值2000多元。“他們經常來,給老人送大米、豆油,還一起包餃子,陪老人過節,老人有個頭疼腦熱的,他們也來噓寒問暖,把這些空巢老人當成自己的父母一樣,我們是受他們這種精神的感染,沒有理由不對這些老人好。”韓炳清說。
【本網責編 付亞男】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