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后別忘帶走垃圾
不少人趁著周末或小長假到城郊,一邊欣賞美景一邊野餐、燒烤,玩得非常愜意,但吃喝之后,很多人將垃圾留在原地。
6月10日,下午4時左右,記者在延吉帽兒山看見,一些市民或一家團圓,或朋友小聚。野餐聚會后,有的人起身就走,對身邊的垃圾視若無睹。礦泉水瓶兒、剩下的食物、咸菜隨地一扔,與周圍環境形成強烈反差。有人則能自覺地將垃圾收走,送到附近的垃圾桶里。
記者注意到其中一家人準備離去,女主人負責收拾餐盒、地墊,男主人則仔細清理周圍的垃圾,一張紙片,一個瓶蓋也不放過。這位趙先生告訴記者,前一段時間跟別人去登山,自己沒在意將垃圾隨手丟掉,后面的人看見,裝進自己的兜里帶下山。此事給自己深刻的教訓,無論走到哪里,都要把垃圾隨手帶走。他說,享受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時也要注意保護大自然,如果大家都只顧著玩,隨處丟棄垃圾,讓這些風景區變成垃圾場,以后誰都沒地方玩了。
在帽兒山廣場、停車場、上山道和下山道都設有果皮箱,也有工作人員負責清理衛生。但游人多、工作人員少,尤其樹林深處的衛生需要市民自覺維護。風景是屬于我們每個人的,每個人都有義務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保護環境,帶走垃圾,愛護大自然饋贈我們的一草一木。 (記者 馬楠)
6月10日,下午4時左右,記者在延吉帽兒山看見,一些市民或一家團圓,或朋友小聚。野餐聚會后,有的人起身就走,對身邊的垃圾視若無睹。礦泉水瓶兒、剩下的食物、咸菜隨地一扔,與周圍環境形成強烈反差。有人則能自覺地將垃圾收走,送到附近的垃圾桶里。
記者注意到其中一家人準備離去,女主人負責收拾餐盒、地墊,男主人則仔細清理周圍的垃圾,一張紙片,一個瓶蓋也不放過。這位趙先生告訴記者,前一段時間跟別人去登山,自己沒在意將垃圾隨手丟掉,后面的人看見,裝進自己的兜里帶下山。此事給自己深刻的教訓,無論走到哪里,都要把垃圾隨手帶走。他說,享受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歡樂時也要注意保護大自然,如果大家都只顧著玩,隨處丟棄垃圾,讓這些風景區變成垃圾場,以后誰都沒地方玩了。
在帽兒山廣場、停車場、上山道和下山道都設有果皮箱,也有工作人員負責清理衛生。但游人多、工作人員少,尤其樹林深處的衛生需要市民自覺維護。風景是屬于我們每個人的,每個人都有義務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保護環境,帶走垃圾,愛護大自然饋贈我們的一草一木。 (記者 馬楠)
【本網責編 魏玉華】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